拖拉机、内燃机用交流发电机电子式电压调节器技术条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T 68
JB/T 6709-1993
拖拉机、内燃机用交流发电机
电子式电压调节器技术条件
1993-07-29 发布 1994-01-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发 布
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拖拉机、内燃机用交流发电机电子式电压调节器(以下简称调节器)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及固定式内燃机上交流发电机用调节器,其他用途交流发电机
的调节器可参照采用。调节器与交流发电机和蓄电池匹配工作,使发电机输出电压保持在规定范围内。
2 引用标准
GB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JB/T 6697 拖拉机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ZB T35 002 汽车用低压电线颜色
ZB T36 009 汽车电器接线柱标记
ZB T36 010 汽车用交流发电机电气特性试验方法
3 技术要求
3. 1 调节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 2 调节器在下述环境条件下测试应具有额定值:
环境温度:23±5℃;相对湿度:45%~75%;气压:86~106 kPa。
3. 3 调节器外形及安装尺寸应符合产品外形图的规定。
3. 4 调节器的外观要求
a. 壳体应色泽均匀,不允许有气孔、裂纹等制造缺陷;
b. 封装完好,光滑,无气孔,无开裂及无封装剂流溢现象,各引出脚(线)应牢固。
3. 5 漆层
a. 漆层与被覆盖物结合牢固;
b. 漆层应均匀,无气泡,无堆积和流痕。
3. 6 调节器可制成内装式和外装式两种。调节器为连续定额工作制。
3. 7 调节器的引出脚(线)的标记和颜色应符合 ZB T36 009和 ZB T35 002有关规定。
3. 8 调节器应按表 1在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适应的安装部位及工作环境温度。
表 1 ℃
最 高 工 作 环 境 温 度
外 装 式 调 节 器最低工作环境温度
内装式调节器
装在发动机上 装在其他部位
–40 85;95 85;95 65
3. 9 调节器冷态调节电压值由产品技术条件规定。额定转速、空载(断开蓄电池)运行时,端电压不
大于 15 V(14 V发电机)及 30 V(28 V发电机)。
3. 10 调节器热态性能应符合表 2的规定。
机械工业部 1993-07-29 批准
中 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拖拉机、内燃机用交流发电机
电子式电压调节器技术条件
JB/T 6709-1993
1994-01-01 实施
JB/T 6709-1993
2
表 2
试 验 项 目 试验时所配发电机工况
额定电压
V
调节电压值或调节电压差ΔU
V
调 节
电 压
n=nR
I=10%IR(≥5A)
14
28
14.2±0.25
28±0.3
14 |ΔU|≤0.3转 速
特 性
n1=2000 r/min
n2=8500 r/min
I=10%IR(≥5A) 28 |ΔU|≤0.5
14 |ΔU|≤0.5负 载
特 性
n=nR
I1=10%IR
I2=85%IR 28 |ΔU|≤0 .8
注:表中 IR和 nR为交流发电机额定电流和额定转速。
3. 11 调节器应能承受交流发电机全抛负荷试验 100次,试验后检查调节器性能应符合第 3.10 条的规定。
3. 12 调节器输出极饱和压降应符合表 3的规定。
表 3
输 出 极 饱 和 压 降 Usat
V直 流 工 作 电 流 IF(AV)
A
14 伏 制 28 伏 制
3
3.5
4
5
6
8
≤1.5 ≤2.0
注:直流工作电流为交流发电机磁场电流最大平均值。
3. 13 调节器的续流二极管压降应符合表 4的规定。
表 4
续流二极管压降 Uf
V直流工作电流 IF(AV)
A
续流二极管电流
A
14 伏 制 28 伏 制
3 2
3.5 2.5
4 3
5 3.5
6 4
8 4.5
≤1.25 ≤1.5
3. 14 调节器应经受上下、左右、前后三方向的定频振动试验和上下方向的扫频振动试验或冲击试验。
振动试验条件按 JB/T 6697 中第 3.10 条的规定,内装式调节器按装在发动机上的条件考核。试验后零
部件应无损坏,紧固件应无松脱现象,检查调节电压值应符合本标准第 3.9 条的规定。
3. 15 调节器应能承受低温试验,试验后取出调节器在 2 min 之内检查低温电压调节性能应符合表 5
JB/T 6709-1993
3
的规定。
表 5
额 定 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