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北师大版品生二上《粮食得来真不容易》word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春北师大版品生二上《粮食得来真不容易》word教案
【教材分析】:
《粮食来得真不容易》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第二单元“收获中的学习与发现”中的第二主题。单元的要点是感受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能积极参加收获劳动,体验收获的喜悦;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通过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了解,让学生知道植物的根、茎、叶有各自的作用;通过对本地区生产的农作物进行调查,培养儿童的探究能力。
【设计思路】:
?? 如何让学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的去爱惜。我就先让学生观看水稻的生长过程,感受农民种田的辛苦懂得粮食是农民用汗水换来的,接着拓展视野增大信息量,纵观世界锁定世界儿童的饥饿问题从而让孩子对浪费深恶痛绝,来强化责任意识。
【学情分析】:
具备的能力:二年级的学生对直观形象的图画比较感兴趣,他们活泼好动,富于想象,善于模仿,表现欲强。
不具备的能力:他们表达能力不强,不能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深入领会粮食来的不容易有一定的困难。
【学法指导】:
教法分析
使用猜谜法、谈话法、交流法、游戏法来组织教学,指导学生充分体会粮食来的不容易,引导他们懂得要珍惜粮食、爱惜粮食的良好品质。
学法分析
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用谈话法、询问法、观看视频法来把握文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煅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了解水稻、小麦、高粱等粮食的生长过程,知道庄稼需要许多人的辛勤劳动。了解本地区主要生产的粮食品种。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种形式,如讨论交流、资料调查、讲故事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了解,让学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爱惜农作物的习惯。
【重点】:帮助儿童获得成长的体验。
【难点】:激发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1、猜谜语:春穿绿衣秋黄袍,头儿弯弯垂珠宝,从幼到老难离水,不洗澡来只泡脚。
(打一粮食作物)
2、观看图片(大米、小麦和面粉、豆类、玉米、),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他们吗?
3、这些都是粮食,板书:粮食
粮食的种类有很多,这是我们这里最常见的几种。
4、我想问问你们经常吃什么饭?
生:经常吃馒头、米饭、大米粥、饺子、包子、面条……
那你们知道馒头和米饭分别是什么做的?
生:是大米和面粉。
5、 热腾腾的米饭,香喷喷的包子,还有好吃的蛋糕都是粮食加工制成的。那么,粮食是怎么来的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请看书上的图。稻谷就是水稻成熟后的种子,又有谁知道水稻是怎样生长的吗?
二、探讨知识,体验生活
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农田看看水稻的生长过程。(下面我们来看一段有关水稻种植的视频。)
视频我们看完了,这回同学们大致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了吧?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其中的几个环节:这是整地——育苗——插秧——治虫——除草——收割。
同学们,你们看农民们辛苦吗?
师:看农民们是怎样收割的?(出示收割)
师:是啊, 农民们种水稻是很辛苦的。所以说粮食是来之不易的。
4、游戏体验,感知粮食来之不易
(1)一粒米的诞生要经过那么多过程,真是来之不容易啊!所以今天探讨是粮食来得真不容易。( 板书课题)
(2)一粒米从春耕开始到收粮入库要经过40多道工序,5个多月的生长期。同学们想不想亲身体验一下这其中的过程呢?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插秧游戏”。
(3)明确游戏规则和要求。
(4)游戏活动。???
(5)活动后谈感受:请谈谈插秧的感受。
(6)激发情感:插秧只不过是农民种植粮食作物中的一个过程、一个动作。同学们却已经感觉有些累了。想一想,从播种到收割,农民要付出多么大的辛劳啊!
5、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首描写农民辛勤劳作的诗吗?
?? 学生背诵《悯农》。
【设计意图: 课标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在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要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所以我设计了这一环节让学生看图感知水稻的生长是离不开农民的辛勤劳动,从而体会到粮食来之不易。】
6、行为辨析 指导行为
⑴、 粮食与我们平时的生活息息相关,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应该珍惜。其实浪费的现象还在进行着,请看录象:?
剩菜剩饭倒了小半桶
一个同学边吃边玩,结果桌上地上都是米粒;
一个同学盛了满满一大饭盒,结果吃不下倒掉了;
⑵ 、谈谈自己的看法。(板书:浪费可耻)
⑶ 、自我评价:自己平时在爱惜粮食方面是怎样做的呢?今后准备怎么做呢?
(板书:爱惜粮食??? 节约光荣)
孩子们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我国把世界粮食日的那一周定为节粮周,我们不仅要在节粮周爱惜粮食,平常每一天都要爱惜粮食。让我们行动起来,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