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运行控制系统---61.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CTCS-3级列控系统;主要内容;(1)行车指挥调度系统(CTC系统)
(2)车站联锁系统
(3)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行车指挥调度系统(CTC系统)
运输管理系统
完成列车运行控制相关的调度指挥功能
根据列车运行图所制定的日班计划及实际情况,编制各阶段计划,下达到计算机联锁系统。;车站联锁系统
根据计划实时建立进路,为列车提供进出站及站内行车的安全进路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根据车站进路、前行列车位置、安全追踪间隔,向后续列车提供行车许可、速度目标值等信息,由车载设备对列车速度进行实施监督和控制。;;;系统构成;系统总体结构示意图;11;12;;;车载设备;;;;(1)向司机提供安全驾驶列车的必要信息;
(2)监控列车及调车作业。
(3)受RBC控制的列车,只有得到RBC的授权才能在RBC控制区域运行。
(4)满足运营速度350km/h及以上,最小追踪间隔3min的要求。
(5)满足跨线运行的要求。
(6)具有轨道占用检查功能。
(7)采用固定闭塞,以目标距离连续速度控制模式监控列车运行。
(8)具有设备制动优先和司机制动优先两种方式,一般采用设备制动优先。
(9)具有常用制动和紧急制动监控速度的功能
(10)地面设备具有设备临时限速、并向车载设备发送临时限速信息的功能
(11)具有CTCS-2级功能 ;(1)基于GSM-R实现车-地大容量的双向连续信息传输,可以提供最远32km的目标距离、线路允许速度等信息;
(2)由RBC生成行车许可。
(3)轨道电路实现列车占用检查。
(4)应答器实现列车定位。
(5)向下兼容CTCS-2级功能。;GSM-R设计;(1)GSM-R采用单网交织的冗余覆盖方案;
(2)只要不是相邻的基站同时故障,就不会影响GSM-R网络场强覆盖。;;1. 待机模式(SB);2. 完全监控模式(FS);在FS模式下,DMI显示的速度曲线等信息。;3. 引导模式(CO);4. 目视行车模式(OS);;6. 休眠模式(SL);;8. 部分监控模式(PS);9. 机车信号模式(CS);轨道电路信号;;主要运营场景;主要运营场景;1. 概述;1) 转换点设置
GSM-R连接点(GRE):在GSM-R覆盖区域,当列车前端通过该点时,车载设备根据应答器信息与GSM-R建立连接并注册。
RBC连接点(RE):当列车前端通过该点时,???载设备根据应答器信息呼叫RBC并进行注册。;转换预告点(LTA):在至转换点唯一进路入口处设置该点,当列车前端通过该点时,车载设备将向RBC报告所在位置,RBC判断为唯一进路时向车载设备提供行车许可及转换命令。
转换执行点(LTO):当列车前端通过LTO点时,本务端的车载设备执行CTCS-2级至CTCS-3级或CTCS-3级至CTCS-2级的控车转换,非本务端处于休眠模式(SL)的车载设备记录等级转换信息。;2) 确认区设置
在距等级转换边界前一定距离(列车以最高速度运行至转换边界约5秒时间)和转换后列车运行5秒的区域为等级转换确认区,列车在区域内运行司机应根据车载设备提示对CTCS-2级转换到CTCS-3级或CTCS-3级转换到CTCS-2级转换进行确认。
司机可在等级转换前/后确认。
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司机未确认,则实施最大常用制动。;从GSM-R车载电台开始注册GSM-R网络至具备等级转换条件的时间由以下因素决定:
GSM-R网络注册时间(40秒)
RBC连接时间(10秒/次)
数据传输时间(15~20秒)
司机确认时间 5秒。
上述时间总计为70~75秒。暂定为80秒。;主要运营场景;主要运营场景;(1)列车与GSM-R建立连接
(2)列车与RBC建立连接
(3)获取行车许可
(4)等级转换执行
(5)对司机的显示及操作
(6)更改计划
(7)GSM-R网络覆盖不足的情况;主要运营场景;主要运营场景;(1)等级转换预告
(2)等级转换执行
(3)对司机的显示及操作
(4)更改计划;RBC切换命令由RBC/应答器提供。
在转换点设置“切换执行应答器组”、在转换点前方适当距离设置“切换预告应答器组”。;预告点:当车载设备向RBC发送通过该应答器的位置报告后,RBC判断可以开始向列车发送RBC切换信息。
切换点:当列车前端通过该点时,当前RBC停止对列车的控制,切换到另一个RBC进行控制。同时,处于休眠模式(SL)的车载设备记录与新RBC连接所需要的信息。;(1) 列车受到RBC1控制,根据RBC1提供的行车许可运行;
(2) RBC1从RBC2获得进路信息,生成延伸到RBC2管辖范围的行车许可,
同时RBC1命令另一个GSM-R车载电台呼叫RBC2,与RBC2建立通信;
(3) 列车头部通过切换应答器后,列车受到RBC2的控制;
(4)列车尾部通过切换应答器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