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doc

发布:2017-06-03约5.7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大邑县南街小学 牟 永 教学目标: (1)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建立表面积的概念以及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并能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具准备: 长方体的展开图、正方体的展开图 ; 有关长方体、正方体的ppt和相关的练习ppt。 学具准备: 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剪刀,彩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切入主题 “?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探究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什么特点?正方体有什么特点?”指名学生回答后,接着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复习旧知,为下面环节做好准备。 接着过渡:在实践活动中我们用硬纸板做了一个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请同学们举起来互相看看,说一说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二)动手操作,建立表象 学生说过之后,易老师示范为标准,规定盒子的摆放角度,引导学生在盒子上标出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并问:这样的长方体纸盒展开后将得到什么样的图形呢?带着好奇的心,学生纷纷拿起剪刀,自己动手剪盒子。学生沿着长方体的棱剪开,再展平,看一看纸盒展开后的形状。由于剪的方法不同,得出的展开图形状也不同。在展开后的图形中,让学生反复打开、折叠,对比、体会立体图和平面图的联系。接着就问学生:你发现展开后的图形,在长方体中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播放课件第2、3、4张。 生1:我发现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生2:我发现长方体的上面和下面相等,前后面相等、左右面相等。 ……根据学生回答内容,把长方体的展开图贴到黑板上,引导学生把展开图填上合适的数(教材18页上面,间数据填在对应的方框里)。 (三)自主探究? 深化主题。 ??? 1、提问:做这个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少硬纸板? 2、要用多少硬纸板实际是求什么呢? 就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揭示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课件第5张。 3、请同学们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关键是要正确找出3组面中每个面的长和宽。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我们计算时可以选择最简便的算法。 4、学生动手计算后,请两名学生板书: 生1:因为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可以把长方体6个面分为三组,按组求面积后再求和,所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7×5×2+7×3×2+5×3×2? 生2:可以把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右面的积先算出来,再乘以2,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7×5+7×3+5×3)×2 …… 引导学生说说学生是怎么想的。 师问:还有其他方法吗? 在这个基础上演示,归纳长方体表面积的面积公式,并板书。 5、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它的表面积应该怎么计算呢?你能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正方体的计算方法吗? 小组讨论后,就可以得出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和计算方法。 (四)、优化训练? 拓展应用 1、根据所学知识和学生情况分析,我安排了5道练习题。 课件辅助教学: ?? 第一题是求带有图的长方体的表面积。 第二题给牛奶盒贴标签,只有前后、左右四个面,没有上下两个面; 第三题给洗衣机做布罩,下面不算。 第四题是制造无盖的正方体玻璃鱼缸,上面不算。 ?? 第五题是给小兰的房间贴墙纸,扣除下面和门窗面积。 ???(五)总结评价? 课堂延伸。 ???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对本节课学生进行整体反馈,了解学生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不会?谈话法更让学生容易亲近。布置作业---课后练习题, 以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板书设计:??? ?????????? ?长方体的表面积 ?? 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 ??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S=a×b×2+b×h×2+a×h×2 ?? 长方体的表面积是(a×b+b×h+a×h)×2 ?? 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总面积。 ??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 《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反思 泉州市惠群小学 余爱兰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部分内容,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个重点,也是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