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铁观音茶的名称由来_张育松.pdf

发布:2017-05-09约4.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福建农林大学  铁观音原产于福建安溪西坪镇,发现于清初。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气候 件, 适宜 茶树生长。安溪有乌龙茶铁观音、本山、毛蟹和黄旦等60 多个优良品种中,铁观音品种最佳。 它绿叶红芽, 十分美丽,被誉为茶中“皇后”。成品铁观音茶 卷曲, 肥壮圆结, 沉重匀整, 色泽 乌润,带砂绿色,具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砂绿带白霜的特征;汤色金黄, 浓艳清澈, 叶底肥厚 明亮,呈绸面光泽;品质香气浓郁持久, 音韵明显, 带有人参味或花生仁味, 也带有兰花香或桂 花香。冲泡品饮,滋味醇厚甘鲜, 喉底回甘,齿颊留香, 韵味无穷, 素有“绿叶红镶边, 七泡有余 香”的美称。是乌龙茶中的极品, 多次被评为全国名茶和世界名茶, 并逐渐成为我国的国茶。 现今铁观音不但已走出安溪, 走出福建,而且已走出国门,驰名世界了。 铁观音是乌龙茶茶类中的 一个优良品种。铁观音既是茶树品种名称, 也是茶叶成品茶名 称和茶叶商品名称。铁观音这 个名称有些怪异,虽然有些消费者经常购买铁观音, 常常喝铁观 音, 可是却不知道铁观音名称的由来。 因此, 在谈论属于乌龙茶类的铁观音名称由来之前,非 常有必要谈谈有关乌龙茶的传说。 一、乌龙茶的民间传说 福建安溪县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传说:在明末清初, 安溪县西坪乡因山高雾多, 乡民以茶 为生,狩猎为副。乡里有位名为“苏龙”的茶农,他也是打猎能手, 因长年在野外劳动,被太阳晒 得乌黑健壮, 乡亲们都叫他“乌龙”。有一天乌龙腰系茶篓,身背猎枪上山采茶。采到晌午,正 想收工回家, 忽然发现一头山獐从茶丛边 一闪而过, 乌龙立即端起猎枪,“砰”的 一声, 说时迟, 那时快,子弹已打中山獐屁股,但没有毙命,所以山獐负伤死命地奔跑, 乌龙则紧追不舍, 山獐 疲于奔跑, 终于失血过多,在深山的白云深处终被乌龙捕获。 等到乌龙把山獐背到家中,已是掌灯时分, 乌龙忙于和家人宰杀烹饪, 把上午所采摘的鲜 叶需要制茶的事给忘了。翌日清晨, 乌龙与家人才想到昨天采摘的茶青, 没想到,搁置 一夜的 茶青已经柔软, 叶缘呈红镶边, 并散发出阵阵的幽香,在炒制中散发出阵阵清香, 经冲泡品尝, 茶汤味道特别清香甘醇厚, 全无往日苦涩之味。乌龙和家人欣喜若狂,连忙邀来邻里近舍的亲 朋好友一起品尝,众人慢斟细啜,渍渍称赞乌龙制的茶属于上等好茶。 乌龙并不满足现有的制茶技艺,细心琢磨那天在茶园中采茶※追猎山獐※回家宰杀※翌 日制茶的整个过程, 终于悟出了一些道理来。那一天所制的茶特别好, 可能是鲜叶采摘后放在 茶篓里,在追赶山獐时, 一路上鲜叶在茶篓中摇晃不止, 茶叶互相碰撞摩擦, 产生了红镶边,这 实质上等于现在的“摇青”。那天晚上忙得不可开交, 忘了制茶, 把鲜叶搁置一夜,这实际上就 是现在的“发酵”。然后经过炒、揉、焙, 因而制出了好茶。此后, 乌龙把这一套制茶技术传授给 126 乡亲们,结果家家户户都制出了类似的好茶。乡亲们为了纪念乌龙的功劳,就把它这种制作的 茶,称为“乌龙茶”。据说后来, 乌龙去世了, 乡亲们还集资建了一座“打猎将军庙”,还用樟木雕 刻了 一尊“乌龙”塑像,供奉庙中。 除了上述广泛流传的“打猎将军传乌龙”外, 在安溪还有 一则“乌龙太子传乌龙”的民间传 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 在安溪蓝田的朝天山顶, 住着 一对相依为命、靠打猎和种茶为生的徐 姓父女。 一天早晨, 女儿姣姣在山涧浆衣洗菜时, 发现水中游出一 黑鳗鱼, 频频对她摇头摆 尾,仿佛有意接近。姣姣迎上去把鳗鱼捞起, 放入盛衣的木桶里带回家。 回到家中, 姣姣不见 父亲踪影,地上遗留的血迹却令她触目惊心。不祥之感涌上心头,她以为父亲是被后山那头白 斑老虎叼走,急忙中操起刀和弓箭,准备上山打虎。这时, 大桶里突然传出男子的声音:“姑娘 别走, 害你父亲的不是老虎,他是被强盗抓走的。” 原来, 东海龙王的第六子———乌龙因不满父王向水族兄弟征收逍遥税,犯了叛逆大罪,被 化身为鳗,贬到蓝田朝天山的深潭受罪。姣姣同情乌龙,要把他放回。可乌龙却执意要留下来 帮助姣姣。他们约定待辰时二刻乌龙现身之后, 即行上山营救。辰时二刻到了, 随着屋里闪出 一道霞光, 突然大开的屋门中走出一位英俊的青年, 只见他吹了 一口气, 平地顿时腾起 一阵白 云, 乌龙牵着姣姣的手腾云驾雾而去了。可是迟了,强盗已把姣姣的父亲杀害了。失去父亲的 姣姣无依无靠, 乌龙同情她的处境, 从怀中掏出一颗宝贝送给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