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襄阳.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赞襄阳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们的家乡是襄阳。大家知道吗?襄阳这片热土孕育了一代智圣诸葛亮,因此被称为“智慧之城”。而我们这些生在襄阳、长在襄阳的少年儿童,必将成为祖国建设的接班人,成为襄阳这座智慧之城的明日之星。由此,我们的班名叫“智慧之星”。我们的口号是“慧心慧手慧未来,众星云集智慧城。”下面请欣赏我们为大家作经典诵读展示“赞襄阳”。
襄阳山水相融。
襄阳人杰地灵。
襄阳具有悠久的历史,
襄阳有着灿烂的文化。
襄阳不仅是一代智圣诸葛亮的故里,
襄阳还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骚人墨客在此留步,写下了许多吟诵她的动人诗篇。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曾泛舟汉江,怀着对襄阳的深厚感情,写下了富有感染力的诗篇《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公。”
与王维并驾齐驱、同为唐代山水诗泰斗人物的襄阳本土诗人孟浩然的诗中,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襄阳的鹿门山、鱼梁州、岘山、万山等风景点。请欣赏《夜归鹿门歌》:“山寺鸣钟昼已昏,与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已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初唐诗人杜审言的《登襄阳城》诗中表现了秋天登襄阳城所见 的整体观感,写出了楚山、汉水的磅礴气势和习池奇异的风光。请欣赏《登襄阳城》。“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襄阳目前正以饱满的热情稳步实施着“四个襄阳”的各项政策和措施,看着襄阳的各方面建设都初见雏形,我们相信襄阳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