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教学要求.ppt

发布:2017-02-18约1.01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 教学要求 (1)学习并掌握观察放线菌形态的基本方法。 (2)初步了解放线菌的形态特征。 放线菌是指能形成分枝丝状或菌丝的一类革兰氏阳性细菌。常见放线菌大多能形成菌丝体,为了观察放线菌的形态特片,人们设计了各种培养和观察方法,这些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尽可能保持放线菌自然生长条件下的形态特征,本实验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 扦片法 将放线菌接种在琼脂平板上,扦上灭菌盖玻片后培养,使放线菌丝沿着培养基表面与盖玻片的交接处生长而附着在盖玻上,观察时,轻轻取出盖玻片,置于载玻片上直接镜检。这种方法可以观察到放线菌自然生长状态下的特征,而且便于不同生长期的形态。 玻璃纸法 玻璃纸是一种透明的半透膜,将灭菌的玻璃纸覆盖在琼脂平板表面,然后将放线菌接种于玻璃纸上,经培养,放线菌在玻璃纸上生长形成菌苔。观察时,揭下玻璃纸,固定在载玻片上直接镜检,这种方法既能保持放线菌的自然生长,也便于观察不同生长期的形态特征。 印片法 将要观察的放线菌的菌落或菌苔,先印在载玻片上,经染色后观察,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观察孢子丝的形态,孢子的排列及其形状等。方法简便,但形态特征可能有所改变。 三 材料与器材 菌种: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 或青色链霉菌(S. glaucus),弗氏链霉菌(S. fradiae) 培养基:高氏1号琼脂培养基. 灭菌的平皿,玻璃纸,盖玻片,接种环等. 四 实验操作 印片观察 (1)印片 用接种铲或解剖刀将平板上的菌苔连同培养基切下一小块,菌面朝上放在一载玻片上,另取一洁净载玻片置于火焰上微热后,盖在菌苔上,轻轻按压,使培养物(气丝、孢子丝或孢子)粘附(“印”)在后一块载玻片的中央,有印迹的一面朝上,通过火焰2~3次固定。 (2)染色 用碳酸复红覆盖印迹,染色约1min后水洗。 (3)镜检 干后用油镜观察。 五 注意事项 (1)铲菌苔时注意不要将琼脂铲得太厚,以免影响压片。 (2)玻片不要太热,以免琼脂融化,干扰放线菌的附着。 (3)印片完毕后注意将印有放线菌的一面朝上进行固定。 六 思考题 绘图描述所观察到的放线菌形态。 试比较三种培养和观察放线菌方法的优缺点。 镜检时,你如何区分放线菌的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 * * 实验二 放线菌形态的观察 二 实验基本原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