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简答题及参考答案.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 海 无 涯
绪论
5、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⑴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⑵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在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公然申明自
己的阶级性,申明自己是为工人阶级服务的。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为它力求按照世界
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客观规律 。⑷马克思主义
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
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17、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经验的总结、科学成果的升华,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
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自身
【2 】马克思主义问世以后,马克思、恩格斯又通过总结实践经验、理论研究和与反马克思
主义观点的论战,不断把自己的理论推向前进。
【3 】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与
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
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4 】马克思主义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传入中国,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
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或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2 】内容:A 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B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即意识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
【3 】意义:A 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B 对
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3、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1】、列宁的关于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
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
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 卷,128 页
【2 】、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
列宁对哲学物质的科学规定,在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a)它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b)它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c)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观的缺陷
(d) 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6、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
的。实践是人类所独有的活动。)
【2 】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实践把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和提升出来,形成了人类社会。)
【3 】实践构成了社会关系系统。(人么是在事件中创造和产生了人的社会关系,社会本质和
1
学 海 无 涯
人类历史等全部社会关系。)
【4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时间由三种基本形式,即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
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践,这三种时间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社会
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
【5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
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而生产力就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
10,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唯物辩证法的实
质与核心。因为:
一,唯物辩证法揭示的是事物的联系与发展,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的是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和永恒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唯物辩证法是有着丰富内容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而对立统一规律则是理解唯物辩证
法全部理论的关键,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与范畴都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某二方面的展开。
三,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而是否承认矛盾则是唯物辩证法与形
而上学对立的焦点。
四,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矛盾分析法则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2 )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完整理论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
心,但不是唯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