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如何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为什么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1.基于《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在阅读和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因此,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高考指挥棒指向学生阅读。
高考改革后,三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就高考总分的区分度来讲大大降低;数学在今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降低难度,区分度也会较大下降,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因此语文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陈琴分析高考形式的视频)可见,得语文者得高考一点都不过分。语文的提高需要长期积累,小学不抓,中高考就会后悔,到时候想抓也来不及。未来语文的地位就像原来小升初中奥数的决定性作用一样,而比奥数更能一锤定音。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阅读习惯将成为小学生第一重要的习惯,并将一直持续下去!这足见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指导方面的作用之大。
其实,目前我们一线的老师都能真切感受到:喜欢阅读的孩子知识积累丰富,今后语文发展的潜力也最大。再放眼整个班级,那些对语文文字感悟能力强,口语表达清晰流畅,习作水平高的学生,几乎都是热爱阅读的孩子。他们的语文成绩稳步提升,很少受试题难易的影响。(举例:记得上学期六年级用去年小考的试题考完后,我最明显的感受就是:起早贪黑地花两学期时间教了两本语文书,可考试时书本上的知识寥寥无几,几乎全都是课外积累。而就因在此方面我们的学生做的不够,导致那次全校优秀人数只有四班的2名同学。)这一切都充分地证明,要提高我校语文成绩,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给予方法指导,是最主要的方法途径。
3.当前国内外阅读现状对比
经2013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10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2年中国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为6.74本,同比上升0.97本。据媒体报道,韩国人均图书阅读量约为10本,俄罗斯人均超过20本,以色列人均最多,在60本左右。这些数据充分地说明,国人的平均阅读量太低。那么,倡导全民阅读就是时代的需要,是大势所要发展的趋向。在整个庞大的教育系统中,教师阅读、学生阅读、家长阅读都是至关重要的。而我们今天重点所要谈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方面都该做些什么?换言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给予方法指导,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其陈琴的“经典素读法”,韩兴娥的“海量阅读”,蒋军晶的“群文阅读”等等,都是大师们为我们所做的典范。在此辐射引领下,我们一线教师怎么做?今天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愿能给大家一点操作之法。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好的抓手就是进行同步拓展阅读。小学生同步拓展阅读是我们工作室这一年来一直研究的课题,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搞这个研究?平时都给学生拓展些什么?如何拓展?又如何评价呢?这就是我今天所要给大家介绍的。
1.为什么要进行同步拓展?
那就是想把教材教厚,以落实课标中对阅读提出的要求,奔向高考的目标指向,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使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目的。
教学活动中,我们渐渐发现学生在学习上有两大阅读误区:
、除教材以外不知读什么书?
、没有兴趣读书
2.同步拓展的内容有哪些?
针对不知读什么书这个问题,我们工作组成员进行分工,花一年时间,结合自己的所教年级的教学实际,整理出了1-6年级书目单,解决了学生择书的盲目性。
(链接书目单)不过,这份书目单,目前还处在进一步的修订期,修订时间还要再花上一年时间,也就是说,到了明年这个时期,它就可以向世人公布了。
那么,这份书目单都是怎么制定出来的呢?这就要听我的下一个问题。
3.同步拓展的形式有哪些?
平时,我们根据书本上所讲的课文,从同作者,同内容,同主题,同体裁四个方面去拓展单篇或整篇。如:上完《最后一头战象》,我就从同作者方面出发,给孩子们拓展了沈石溪的《狼王梦》《第七条猎狗》《斑羚飞渡》《狐女蒲公英》等整本书。上完《北京的春节》一课,我就从同内容方面出发,给学生拓展了《火把节》《端午节》《傣族的泼水节》3篇文章,并在导读课上,以1带3的形式,告诉了孩子们节日习俗类文章的阅读方法,然后布置他们课外阅读其它节日习俗的文章。这样看来,我们推荐的阅读篇目不是天上掉馅饼,凭空想象捏造的,而是结合我们的教材,择优录选的。
这么多篇章,在教学中我们都是怎么指导孩子读的呢?请听我下面的做法:
⑴.召开好书推荐活动,激发孩子阅读欲望。
(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