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套卷]福建省福安一中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卷.doc

发布:2017-02-17约1.61万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福建省福安一中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2014.5.23)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将往观乎四荒。(屈原《离骚》) (2)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3)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6)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题。 宝界山居记 【明】归有光 ①太湖,东南巨浸也。广五百里,群峰出于波涛之间以百数,而重涯别坞,幽谷曲隈,无非仙灵之所栖息。天下之山,得水而悦;水或束隘迫狭,不足以尽山之奇。天下之水,得山而止;山或孤孑卑稚①,不足以极水之趣。太湖漭淼澒洞②,沉浸诸山,山多而湖之水足以贮之,意唯海外绝岛胜是,中州无有也。故凡屏列于湖之滨者,皆挟湖以为胜。 ②自锡山过五里湖,得宝界山。在洞庭之北,夫椒、湫山之间。仲山王先生居之。先生早岁弃官,而其子鉴始登第,亦告归。父子并中年失偶,而皆不娶。日以诗画自娱。因长洲陆君,来请予为山居之记。 ③余未至宝界也,尝读书万峰山,尽得湖滨诸山之景,虽地势不同,无不挟湖以为胜,而马迹、长兴,往往在残霞落照之间,则所谓宝界者,庶几望见之。昔王右丞辋川别墅,其诗画之妙,至今可以想见其处。仲山之居,岂减华子冈、欹湖诸奇胜;而千里湖山,岂蓝田之所有哉?摩诘清思逸韵,出尘壒③之外,而天宝之末,顾不能自引决,以濡羯胡④之腥膻。以此知士大夫出处(chǔ)有道,一失足遂不可浣,如摩诘,令人千载有遗恨也。今仲山父子嘉遁于明时⑤,则其于一切世分若太空浮云,曾不足入其胸次矣。何可及哉!何可及哉! (选自《归有光散文选集》有删节) 【注】①卑稚:矮小。②漭淼澒洞(hòngtóng):水势广阔浩荡,相连不断。③壒(aì):灰尘。④羯胡:匈奴人的别称,此处代指安禄山。⑤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水或束隘迫狭???????? 或:如果 B. 不足以极水之趣????? 极:穷尽 C. 顾不能自引决 顾:转折,却 D. 令人千载有遗恨也 恨:痛恨 3.根据文章,下列句子全部直接写太湖的一组是( )(3分) ①广五百里? ②重涯别坞,幽谷曲隈? ③天下之水,得山而止? ④山或孤孑卑稚? ⑤漭淼澒洞,沉浸诸山? ⑥唯海外绝岛胜是,中州无有也 A. ①②⑤?????B. ①③⑥????C.②④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写太湖的独特之美主要是为了衬托宝界山的美,为下文写王氏父子作铺垫。 B.第②段的主要内容是交代宝界山的地理位置、王仲山父子的概况及作者写记缘由。 C.第③段写王维并说明“士大夫一失足遂不可浣”,是为了表达作者对失节之士的批判。 D.“何可及哉!何可及哉!”作者用反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王氏父子退隐有道的赞赏。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故凡屏列于湖之滨者,皆挟湖以为胜。 ???? ?????? (2)因长洲陆君,来请予为山居之记。 ?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清平乐 忆镇阳金元好问。何日西窗灯火,眼前儿女团栾5分) A.法国大革命时期,葛朗台就是位有实力的箍桶匠。他贿赂官员,低价钱买下葡萄园,老修道院和几块分租田。他巧妙地避税,经常拖欠债务,名声不好。 B.杜竹斋倒戈,韩孟翔和刘玉英背叛,性格刚愎自用,投资方向错误,民族工业弱小,抵抗不住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合力进攻是吴荪甫失败的原因。 C.琴希望报考外国语专门学校,母亲推说将来再商量。《娜拉》中的台词给了琴很大的激励。她写信约许倩如一起投考,并表示要坚决地奋斗,开辟一条新路。 D.有一个村子,老百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