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题含答案 .pdf

发布:2024-02-27约3.16万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题含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

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

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

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

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

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乙】诸葛亮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

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________

②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

③悲守穷庐________

④又相天子________

(2)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

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

(3)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4)【乙】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_______,

________。

【答案】(1)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增长;陋室;辅佐

(2)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要立德、修身

(3)①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②(如果)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

月而消失,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又怎么来得及!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解析】【分析】(1)①句意为: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却用浅陋来保持,这是聪明。博

闻: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②句意为:如果不刻苦学习就不能增长自己的才干。才:才干;

③句意为: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庐:陋室;

④句意为: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相:辅佐;

(2)阅读甲文,了解内容可知,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要立德、修身;乙文周

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

(3)①重点词有: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浅,浅陋。句意为:见识广博,并

用浅陋来保有它的人,必定智慧。

②重点词有:夫,句首发语词,不翻译;才,才能。句意为: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

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

(4)甲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非淡泊无以明

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故答案为:⑴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增长;陋室;辅佐;

⑵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要立德、修身;

⑶①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②(如果)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

而消失,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

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又怎么来得及!

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点评】⑴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

断。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

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

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

基础上来分析即可;

⑶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

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⑷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