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王志芳).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7
北京市教育学会开发大脑潜能
北京市教育学会开发大脑潜能
发展形象思维研究会征文
论文题目: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思维培养训练
作者姓名:王志芳
单位:朝阳区实验小学
职称:小学高级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幸福一村四巷36号
邮编:100027
手机论文题目: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思维培养训练
内容摘要:
培养发展思维是教育永恒的主题。而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各种基本的思维方法,更是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中,思维的训练应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从字词句段篇各方面入手来进行,抓住教学契机与知识生成点,及时训练培养思维。笔者进行了以下方面的实践,获得了较好的训练效果。
关键词: 发展思维 语文教学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思维培养训练
培养发展思维是教育永恒的主题。而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各种基本的思维方法,更是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中,思维的训练应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从字词句段篇各方面入手来进行,抓住教学契机与知识生成点,及时训练培养思维。笔者进行了以下方面的实践,获得了较好的训练效果。
一、词语训练,培训思维。
语言文字不仅是反映客观事物,负载文化的工具,也是人们表情达意的工具,是人们用来思维和交流的工具。文章由句子构成,字词是句子的组成部分。字词的练习不能是孤立的,它要与句子与篇章的练习结合起来,也就是将字词放在具体的环境中,才更能将字词学透、学活。
(一)猜谜学词语
我在教授一年级识字课时,设计了“猜猜它们都是谁,画幅画告诉大家。”的小训练。我出示的文字谜语是“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这个训练是通过绘画,来培养学生再造想像的能力。再造想像是人们在阅读文艺作品、阅读工程图或欣赏艺术作品时,根据语言的描绘或图形、图像在头脑中产生它们的表象。书本知识是前人科学认识的成果,学习过程是把他人认识的成果变为已有的过程,所以学习是一种再认识的过程。再造想像就是一种再认识的过程,是培养思维的重要手段。
(二)拓展学词语
巩固词语训练,可以与想像训练充分结合。如巩固已经学过的与“看”字有关的词语。要求学生说出有“看”的意思的词语。学生经思考想像后能说出望、瞧、瞅、盯、瞥、眺等词语。接着我要求学生根据出示的有关看的词语做动作。学生能做出仰望、窥视、眺望、注视、张望等动作。这样的训练对开拓学生思维,有非常好的效果显现。因为汉语言词汇丰富多彩,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样的练习学生的积极性高,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了学生对词语的准确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使表达更准确。同时这个训练是把词语变为头脑中的表象,再把头脑中的表象用动作表达出来,也是再造想像的训练,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三)对比学词语
在中年级,利用课文中已有的词语资源,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换词训练,如教学萧红的《火烧云》一课,“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把“烧”字换成“红”字好不好?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后的出结论:用“烧”字更好,因为“烧”字是动词,有形态变化的动感很美感,而且“烧”字与后面的“着了火”相照应,又点了题目。这样的训练,强化学生的思维理性分析,强化对词汇的感受运用能力,对于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有很大帮助。
教学《长城》一课,分析“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中蜿蜒盘旋”一句时,在“长龙”和蜿蜒盘旋”两词的下边分别出示“长蛇”、“长长的”和“弯弯曲曲”、“曲曲折折”,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换词读句,比一比“长龙”与“长蛇”“长长的”,“蜿蜒盘旋”与“弯弯曲曲”、“曲曲折折”的区别,然后说一说换掉了“长龙”和“蜿蜒盘旋”以后句意的变化。学生边换边读边比较,很快就理解了词义和句意。有个学生认为“长长的”一词,只有形状,没有形态;“长蛇”一词,虽有形状和形态,却不威武;“长龙”一词,既有长的形状,又有威武的形态。如果将“长龙”换成“长蛇”或“长长的”,就不能把长城的威武雄姿写出来。又有的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弯弯曲曲”和“曲曲折折”都是表示物体静止的形状,“蜿蜒盘旋”既表示了物体的形状,又反映了物体的动态。如果将“蜿蜒盘旋”换成“弯弯曲曲”或“曲曲折折”,就不能把长城的静态写活,也不能把长城的雄伟气势表达出来。还有个学生情不自禁地说:“啊!明白了‘长龙’和‘蜿蜒盘旋’两个词义后,我闭上眼睛再读这句话时,就好象画中的长城真的象巨龙一样由东向西飞奔哩!”这种由学生体会的换词训练过程,可以说充分展示了学生思维发展,强化训练的过程。
二、句子训练,拓展思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