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3次、第4次-空间数据模型及数据结构.ppt

发布:2017-04-25约5.4千字共1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空间数据模型及数据结构;概念:空间数据模型是关于现实世界中空间实体及其相互间联系的概念,它为描述空间数据的组织和设计空间数据库模式提供着基本方法。 类型: 基于对象(要素)(Feature)的模型 场(Field)模型 网络(Network)模型; 1. 场模型:空间内连续分布,如污染物的集中程度、地表温度、土壤湿度。 空间结构特征和属性域 连续的、可微的、离散的 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 空间自相关; 1.1 栅格数据模型 栅格数据模型是基于连续铺盖的,它是用二维铺盖或划分覆盖整个连续空间;铺盖可以分为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后者可当做拓扑多边形处理。;2. 要素模型 基于要素的空间模型强调了个体现象,该现象以独立的方式或者以与其他现象之间的关系的方式来研究。 基于要素的空间信息模型把信息空间分解为对象或实体。一个实体必须符合三个条件:;???间对象;选择要素;2.1 矢量数据模型;地理实体;1、定义: 指自然界现象和社会经济事件中不能再分割的单元,它是一个具体有概括性,复杂性,相对意义的概念。 2、理解: 地理实体类别及实体内容的确定是从具体需要出发的,例如,在全国地图上由于比例尺很小,中国海洋大学就是一个点,这个点不能再分割,可以把中国海洋大学定为一个空间实体,而在大比例尺的青岛市地图上,中国海洋大学的许多楼房,道路都要表达出来,所以中国海洋大学必须再分割,不能作为一个空间实体,应将楼房,道路等作为研究的地理实体,由此可见,GIS中的空间实体是一个概括,复杂,相对的概念。 ;3、空间实体的表达;地理实体及其描述;二、地理实体的描述——空间数据 ;地理实体及其描述;(一)空间维数:有0,1,2,3 维之分,点、线、面、体。;地理实体及其描述;1、拓扑空间关系: 2、顺序空间关系: (方向空间关系) 用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等方向性名称来描述空间实体的顺序关系,算法复杂。 3、度量空间关系:主要指实体间的距离关系,远近。 1)在地理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有两种度量方法。 a、沿真实的地球表面进行,除与两点的地理坐标有关外,还与所通过路径的地形起伏有关,复杂,引入第二种。 b、沿地球旋转椭球体的距离量算。 2)?距离类别: 欧氏距离(笛卡尔坐标系)、曼哈顿(出租车)距离、时间距离、大地测量距离(大地线)(沿地球大圆经过两个城市中心的距离)。 ;拓扑空间关系;拓扑空间关系;;2、种类 ;3)连通性:与邻接性相类似,指对弧段连接的判别,如用于网络分析中确定路径、街道是否相通。;拓扑关系具体可由4个关系表来表示: (1)? 面--链关系: 面 构成面的弧段 (2)?? 链--结点关系: 链 链两端的结点 (3)?? 结点--链关系: 结点 通过该结点的链 (4) 链—面关系: 链 左面 右面;空间数据结构;;空间数据结构—栅格数据;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大小均匀紧密相邻的网格阵列,每个网格作为一个象元或象素由行、列定义,并包含一个代码表示该象素的属性类型或量值,或仅仅包括指向其属性记录的指针。 栅格结构表示的地表是不连续的,是量化和近似离散的数据。每一个单元格对应一个相应的地块。 ;栅格数据单元格经常是矩形(主要是正方形)的,但并不是必须如此。其单元格形状可以随应用的需要进行具体设定,比如设置为三角形。 栅格数据的比例尺就是栅格大小与地表相应单元大小之比。 栅格尺寸越小,其分辨率越高,数据量也越大。;SPOT XS 20m*20m 牡丹水庫 band G, R, IR;栅格数据结构;Real world; 栅格结构用密集正方形(或三角形,多边形)将地理区域划分为网格阵列。 位置由行,列号定义,属性为栅格单元的值。;属性明显 数据中直接记录了数据属性或指向数据属性的指针,因而我们可以直接得到地物的属性代码 定位隐含 所在位置则根据行列号转换为相应的坐标,也就是说定位是根据数据在数据集中的位置得到的。 栅格数据结构结构容易实现,算法简单,且易于扩充、修改,也很直观,特别是易于同遥感影像的结合处理,给地理空间数据处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栅格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组织;;栅格数据结构;栅格结构的建立;栅格数据结构;空间实体;栅格数据编码;栅格数据编码方法;将栅格数据看作一个数据矩阵,逐行记录代码数据。 1)每行都从左到右记录; AAAA;ABBB;AABB;AABB 2)奇数行从左到右,偶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