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9.中晚唐诗歌专题.ppt

发布:2018-05-06约9.49千字共9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晚唐诗歌专题 教学要点 1、掌握元白浅近派的创作特征和新乐府运动的诗歌主张。 2、掌握韩孟险怪派的创作特点。 3、掌握晚唐杜牧、李商隐的创作特点。 难点:1、险怪派诗歌的理解和鉴赏。2、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美。 赵翼《瓯北诗话》 “中唐诗以韩、孟、元、白为最,韩、孟尚奇警,务言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 第一节 元白诗派与新乐府运动 《新唐书·白居易传》 “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初与元稹酬咏,故号元白。” 同时登科授职 文学主张、诗歌风格相近 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 一、白居易生平和思想 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白傅”,家庭“世敦儒业” 《与元九书》“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 分界:贬江州司马(44岁) 前期:讽喻诗——“兼济之志也” 后期: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1、前期:仕途一帆风顺 “十年之间,三登科第,名入众耳,迹升清贵。” “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 拜见顾况,“长安米贵,居大不易。”——“有才如此,居易不难。” 29-35,三登科第,官至周至县尉。《观刈麦》《长恨歌》 36岁,官翰林学士。37岁,任左拾遗。 “有阙必规,有违必律,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害无不言。”——锐气和自信 “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执政者扼腕”“握军要者切齿”——政治上的天真 《观刈麦》(190)“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知识分子的良知 《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 元和十年,京城谋杀案 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宰相武元衡、刑部侍郎裴度 “越职言事” ——白身为太子谏官,“急请捕贼,以雪国耻。” “不孝”——《看花》《新井》 被贬为江州司马 “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 《与元九书》 2、后期(44-75) “不复谔谔直言” 、“世间尽不关吾事,世事从今口不言”、 “从容山水诗酒间” 江州,《琵琶行》《与与元九书》 47岁,忠州刺史,”天教抛掷在深山“ 49岁,召回,”牛李党争“,请放外任 51岁,杭州刺史,亦官亦隐,流连诗酒,勤政 54岁,苏州刺史,“耆老遮路,壶浆满筵” 后20年,历文宗、武宗两朝,官太子少傅,刑部尚书。“栖心阐释”,闲居洛阳。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 适意二首 十年为旅客,常有饥寒愁。 三年作谏官,复多尸素羞。 有酒不暇饮,有山不得游。 岂无平生志,拘牵不自由。 一朝归渭上,泛如不系舟。 置心世事外,无喜亦无忧。 终日一蔬食,终年一布裘。 寒来弥懒放,数日一梳头。 朝睡足始起,夜酌醉即休。 人心不过适,适外复何求。 作客诚已难,为臣尤不易。 况余方且介,举动多忤累。 直道速我尤,诡遇非吾志。 胸中十年内,消尽浩然气。 自从返田亩,顿觉无忧愧。 蟠木用难施,浮云心易遂。 悠悠身与世,从此两相弃。 序洛诗 “闲适有余,酣乐不暇,苦词无一句,忧叹无一声,本之于省分知足,济之以家给身闲,文之以觞咏弦歌,饰之以山水风月。” 讨论 你如何理解白居易后期的思想? 消极避世,颓丧悲观? 外圆内方,谦退不争,顺势而为? 从诗风的平易近人、明朗圆润、自然流丽可见其思想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垆。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与刘十九同宿 红旗破贼非吾事, 黄纸除书无我名。 唯共嵩阳刘处士, 围棋赌酒到天明。 放言五首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不信君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如何。” “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 中隐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君若好登临,城南有秋山。君若爱游荡,城东有春园。 君若欲一醉,时出赴宾筵。 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欢言。 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关。亦无车马客,造次到门前。 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 王立群解读“隐” 小隐隐于野 中隐隐于市 大隐隐于朝 超隐? 隐于网 二、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诗歌理论 独特贡献:总结自《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创作经验,建立了系统的现实主义诗歌理论。 现实主义宣言——《与元九书》 主要主张: 1、为时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2、真诚去伪的创作态度 “为文者必当尚质抑淫,著诚去伪” 3、讽喻美刺的创作要求: “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也。 ” 4、“补察时政 ,泄导人情 ”的诗教功能。 5、强调诗歌内容与形式统一,形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