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年秋季版)《次北固山下》课件1.ppt

发布:2017-09-18约1.38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王 湾 唐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听读要求:1、把握这首诗的朗读节奏,找出这首诗的韵脚和所压的韵;   2、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 4、你能够感觉到全诗所表达的内容是什么吗? 1、把握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2、找出这首诗的韵脚和所压的韵。 3、试着各用两个字来概括这首律诗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所写的内容。 客 路 青 山 外, 行 舟 绿 水 前。 潮 平 两 岸 阔, 风 正 一 帆 悬。 海 日 生 残 夜, 江 春 入 旧 年。 乡 书 何 处 达, 归 雁 洛 阳 边。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淡淡的乡愁 自然的理趣 首联 颔联  尾联 颈联 所在 所见 所见 所思 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探究(答案仅供参考)   之所以提到“客路”,一是与“行舟”构成对应,暗示了诗人是浪迹天涯的游子;一是表明尽管眼前是青山与绿水,但仍然掩盖不住自己旅途忧郁的情怀,同时,这也为尾联设置了伏笔。 探究(答案仅供参考) 2.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象出当时船行的图景吗?   这是诗人在涨潮时、行舟中所见到的景象。   那是一幅“潮水涨满、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帆高挂、顺风直下”的行船图景。 探究(答案仅供参考) 3. “江春入旧年”一句中“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此时,诗人为什么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按照北固山所处的位置,根据我国气候特征来看,这应该是腊月,即春节将要到了的时候。   因为诗人看到了“江春”,想到了新春佳节即将到来,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而自己还在浪迹天涯,所以自然会想到鸿雁传书。 探究(答案仅供参考) 4.颈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有导出尾联的作用吗?为什么?该联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清晨,江上行舟,当残夜未全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露春意。   时光流逝,岁月无情,怎能不叫身在“客路”,时当岁末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新生的美好的事物,往往蕴藏在旧的不好的事物之中。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何以能够成为千古名句?   这两句不仅写景逼真,用词贴切,对仗工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而且表现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所以,历来脍炙人口,成为千古名句。   明,胡应鳞认为它“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唐,张说为宰相时,亲笔将此联题于政事堂,令朝中文士作为楷模。 探究(答案仅供参考) 6.诗中表达出的这种乡愁并不使人感到低沉,请体会其中的道理。   尽管,诗人是浪迹天涯的游子,诗中也传递出了思乡之情,但这种思乡之情是淡淡的,没有给人沉重的感受。这主要是缘于诗人豁达的胸襟、乐观的情怀!诗中所描绘的色彩是明丽的--首联,所构建的画面是开阔的--颔联,所表达的哲理是积极的--颈联,因此,我们在感受到诗人那淡淡的思乡之情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怀! 探究(答案仅供参考)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齐 读 再欣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