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9讲 常见天气系统课件 鲁教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考点二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 气旋(低压) 反气旋(高压) 气压分布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气流与风向 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低压气流都从四周流向中心,高压气流都从中心流向四周;无论低压还是高压,南、北半球水平气流的运动方向都相反 ? 气旋(低压) 反气旋(高压) 垂直气流与天气 气流形成 天气状况 多云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 我国天气典型实例 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 右图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 km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1)~(2)题。 (1)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 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 [审题指导]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从文字材料中可获取“长江中下游”“每天120 km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等信息。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 答案 (1)B (2)C 东南 低压槽 气旋、反气旋中风向的判断 1.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 如下图所示,为北半球气旋。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45°,即为风向,东侧为东南风,西侧为西北风,南侧为西南风,北侧为东北风。 2.用左右手定则判断 考法一 以等压线(面)图为背景分析天气状况 1.(2013·课标Ⅰ,10~11)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下图,完成(1)~(2)题。 (1)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 A.14日14时 B.14日19时 C.15日4时 D.15日11时 (2)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 A.华北平原,3、4月份 B.四川盆地,1、2月份 C.黄土高原,10、11月份 D.东南丘陵,4、5月份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地图比例尺的应用,根据图示比例尺可估测出甲地距西部的低压中心约100千米左右,气压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至甲地约需半天时间(12小时),选B选项。第(2)题,本题考查我国四个不同地形区的气候特征及降水季节变化规律。华北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3、4月份为春季少雨期;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1、2月份为冬季少雨期;黄土高原为温带季风气候,10、11月份为秋季少雨期;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4、5月份为多雨期,可以出现图示气压形势。 答案 (1)B (2)D 第9讲 常见天气系统 知考纲 明考情 理线索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以等压线图、统计图等为载体,考查天气系统的判读、天气现象及风向、风力等变化。考查频度高,考查方式主要是选择题 一、锋与天气 1.锋面特征 (1)气团:图中A为暖气团;B为冷气团。 (2)锋面附近的天气状况:常伴有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___等天气。 云 大风 降水 2.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 (1)冷锋( ) 升高 降低 (2)暖锋( ) 上升 下降 连续性 【深度思考1】 锋前、锋后是怎样确定的? 提示 锋前、锋后是根据锋面移动方向即主动前进气团的移动方向来决定,以锋线为界,在锋面移动方向上,锋线前为锋前,锋线后为锋后。 (3)准静止锋( ) ①冷暖气团__________,使锋面来回摆动,常出现____________的天气。 ②影响我国的准静止锋主要有江淮准静止锋与昆明准静止锋。如下图所示: 势力相当 阴雨连绵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天气系统 近地面水平气流 垂直气流 天气状况 低压(甲图) 从_____向_____辐合 ______ 多阴雨天气 高压(乙图) 从_____向_____辐散 下沉 多_____天气 四周 中心 上升 中心 四周 晴朗 【深度思考2】 低气压中心一定会产生阴雨天气吗? 提示 不一定。当低压势力较弱,中心气流上升幅度较小时不易产生降水,或低压存在的区域十分干燥,空气湿度低,水汽供应不充分,也不会产生降水。 三、锋面气旋与天气 1.概念:锋面与气旋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 2.锋面位置:气旋在等压线向外弯曲处形成锋面,其中甲处形成_______,乙处形成_______。 冷锋 暖锋 3.天气:两个锋面附近气流______强烈,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