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11学时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7 6-7 T型截面 ?max 圆形截面 环形截面 z ?max z ?max z b 梁要安全工作,必须同时满足正应力强度条件和剪应力强度条件。 ⒈ 正应力强度条件: ⒉ 剪应力强度条件: §11-7 梁的强度计算 对抗拉、抗压强度不等的材料(如铸铁),则 —— 最大拉应力 —— 最大压应力 —— 许用拉应力 —— 许用压应力 对一般的梁,弯曲正应力对梁的强度起主导作用,通常只需计算正应力强度条件。 (1) 弯矩较小而剪力很大的情况:短粗梁,或在 支座附近作用有较大的集中力; (2) 非标准的腹板较高且较薄的工字梁; (3) 梁上的焊缝、铆钉或胶合面。 根据强度条件可进行下述工程计算: ⑴强度校核; ⑵设计截面尺寸; ⑶确定许可载荷。 但如下情况还需校核剪应力强度条件: 例11-7-1 图示梁,[?+]=40MPa,[?-]=100MPa,[?]=20MPa。试校核该梁的强度。 A B 3m 1m 2m C D RB=30kN 解: 画内力图 RD=10kN M图 20 10 计算截面惯性矩 10 10 20 Q图 C z 200 200 30 30 157.5 (kN) (kN·m) B 截面最大拉应力: B 截面最大压应力: C 截面最大拉应力: C 截面最大压应力: A B 3m 1m 2m C D RB=30kN RD=10kN M图 20 10 10 10 20 Q图 C z 200 200 30 30 157.5 (kN) (kN·m) 经比较可知,最大拉应力发生在C 截面的下边缘;最大压应力发生在B 截面的下边缘。 A B 3m 1m 2m C D RB=30kN RD=10kN M图 20 10 10 10 20 Q图 C z 200 200 30 30 157.5 (kN) (kN·m) 故此梁强度足够。 A B 3m 1m 2m C D RB=30kN RD=10kN M图 20 10 10 10 20 Q图 C z 200 200 30 30 157.5 (kN) (kN·m) 思考:若将梁的截面倒置,是否合理? 例 11-7-2(书例11-12) 图示简支梁,l=2m,a=0.2m, q=10kN/m,P=200 kN, [s]=160MPa,[t]=100MPa。试选择工字钢型号 。 解: (1) 求剪力图和弯矩图 先根据正应力强度条件选择工字钢型号 查型钢表(p. 294) 单位为: cm 选22a工字钢 校核剪切强度 腹板厚度: 所以,选22a工字钢,剪切强度不够,需重选。 重选25b工字钢: 所以,选25b工字钢可同时满足正应力和剪应力 强度条件。 注:若选25a工字钢,则: 例11-7-3 图示梁由两根木料胶合而成,已知木材的 [?]=10MPa,[?]=1.0MPa,胶缝的[?1]=0.4MPa,试确定许可载荷。 A B 3m RA=1.5q RB=1.5q z 100 100 50 解:求支座反力; 画剪力图与弯矩图; ⑴ 按正应力强度条件确定许可载荷 Q图 1.5q 1.5q M图 1.125q ⑵ 按剪应力强度条件确定许可载荷 A B 3m RA=1.5q RB=1.5q z 100 100 50 Q图 1.5q 1.5q M图 1.125q Q M a b C l A B M RA RB AC段: CB段: (3) 作内力图 由Q、M图知:在集中力偶作用处,剪力图无变化,弯矩图发生突变,突变值等于集中力偶的值。 Q a b C l A B M RA RB M q(x) dx §11-4 弯矩、剪力和分布载荷集度的关系 y x M F q(x) A B x dx M(x) Q(x) M(x)+dM(x) Q(x)+dQ(x) q(x) dx c M(x) Q(x) M(x)+dM(x) Q(x)+dQ(x) 略去高阶微量 还可有: 讨论: (1)若q(x)=0, (2)若q(x)=常数, (3)若Q(x)=0,则该截面弯矩为极值。 则剪力图是平行于x轴的直线; 弯矩图为斜直线。 则剪力图为斜直线; 弯矩图为抛物线。 a)q(x)=常数0, ;弯矩图 ╲ 则剪力图 a)q(x)=常数0, ;弯矩图 ╱ 则剪力图 a) 在集中力作用处,剪力图发生突变,突变值等于集中力的值(从左向右作图,突变方向沿集中力作用的方向);弯矩图发生转折。 b) 在集中力偶作用处,弯矩图发生突变,突变值等于集中力偶的值;剪力图无变化。 (4)突变规律 常见荷载的内力图的特征 荷载 内力图 q=0 q=c 集中力 P P 集中力偶 m m Q图特征 水平线 斜直线 斜直线 P P 无影响 M图特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