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省赛课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温暖》优秀教案.doc

发布:2021-07-24约1.5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温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写本课10个生字,做到知音、知形、知义,能用硬笔规范地书写。 2.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搜集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重、难点词句,体会“轻手轻脚”、“一针一线”、“轻轻地”、“暖烘烘”等词的意思及在本文表达上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理解“温暖”的含义,体会雷锋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主动帮助他人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鼓励用硬笔书写。 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体会重点词句在表达人物品质方面的作用。 3.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人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师:雷锋的画像(挂图或影像资料)。 生:课前搜集雷锋的资料,如故事、日记、歌曲。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浅谈人物,激趣导入 1.出示雷锋挂图:你知道他是谁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2.简介雷锋生平(生介绍,师补充)。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雷锋的文章(板书课文题目)。 4.读课文题目,质疑:“温暖”是什么意思?在本文中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生画出本课生字新词,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识字,把自己的记字方法与同桌交流。 3.指名认读生字卡片,就易读错的字给生提个醒儿,并要求生口头组词(强调“宿”是多音字,读sù、xiù或xiǔ)。 4.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主人翁是谁? (三)精读质疑,理解感悟 1.选择喜欢的方法朗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个记号。 2.引导质疑(把与课文理解有关的问题或重点句子罗列出来)。 3.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解答疑问。 (1)轻声读课文第2段,找出雷锋关心战士的句子。 句子1:雷锋夜间值班回来,看到有的战士蹬开了被子,便轻手轻脚地过去给盖好! ①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②“轻手轻脚”体现了什么?你还能说出意思相近的词吗?做一做这个动作。 ③朗读体验,该怎样读这一句?(轻柔的语调) 句子2:当他发现小韩的棉裤上有好几个小洞时,心想,天冷风寒,可不能让小韩穿这样的棉裤出操、出车,就拿起棉裤一针一线地给缝补好,然后轻轻地盖在小韩的身上。 ①雷锋当时的内心活动是什么? ②看教学挂图,体会“一针一线”“轻轻地”等词的意思。去掉这些词语后,对比朗读,体会这些词好在哪里。 ③指导朗读。 (2)朗读课文第3~6段,找出最能打动自己的内容读一读。 ①生读文,用“”划出雷锋做了好事后的表现的词语。 ②抓住“不吭声”“大惊小怪”等词想一想:雷锋当时是怎么想的? ③揣摩人物的内心,现场表演一下第3~6段的内容。 注意:要读出雷锋做了好事的平常心,也要读出战士心中激动与温暖的感受。 ④讨论“又是班长……”中的“又”是什么意思? ⑤发散思维:谁还知道雷锋的故事? (3)齐读最后一段,思考:小韩为什么心里感到暖烘烘的?与题目“温暖”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体会:不仅是炉火使人感到温暖,雷锋关爱战士,做了好事不留名、不张扬、不图回报的精神更让人感动,所以小韩感到暖烘烘的,与题目“温暖”呼应。 (四)再读课文,整体回归 1.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请生用一两句话夸一夸雷锋。 3.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吗?请生讲一讲。师相继鼓励生简单地写下来,注意写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经过。 (五)写字练习,巩固新知 1.分析生字字形及书写难点,练习写字。 2.对写得好的同学加以鼓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