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研究.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研究于金翠,赵娜(烟台南山学院,山东龙口,265713)[摘要] 学科馆员队伍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其专业化水平和嵌入学科教学、科研的深化程度,是高校总体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新建本科院校在引进人才和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时,应将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建设和发展纳入其中,着手打造一支优秀的学科馆员队伍。在创建学科馆员队伍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和大胆创新的原则,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建立和完善学科馆员制度,完善学校图书馆管理机制,创新学科馆员队伍建设模式,使之嵌入教学、科研、校企合作的整过程,有效推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馆员队伍;图书馆;建设一、新建本科院校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的意义学科馆员是指受高校图书馆委派的,为特定学科领域的用户提供专门的、个性化、深层次信息服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学科馆员具有某种学科知识背景,对所服务学科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并且精通图书情报知识,能够快速有效地组织学科信息资源,为学科教学和科研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高级专业学科馆员多为图情教授,他们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有信息资源检索、管理、研究与服务等方面丰富的工作经验,是信息情报专家;同时,他们还是学科专家,了解所服务学科的历史、现状、前沿及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优秀的学科馆员队伍能够大大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育人和服务功能。成功嵌入高校教学、科研的学科馆员队伍,能够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帮助师生快捷高效地查阅、分析和提炼所需要的文献信息资源,从而促进高校的整体教学科研水平。可以说,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学科馆员队伍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其专业化水平和嵌入学科教学、科研的深化程度,是高校总体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本科院校的生力军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主力军,为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做出了很大贡献。然而,新建本科院校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据教育部教学质量数据监测,这些院校在发展中仍存在着产学研合作教育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水平亟待提升等问题[1]。新建本科院校在引进人才和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时,将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建设和发展纳入其中,着手打造一支优秀的学科馆员队伍,并使之嵌入整个教学和科研过程,全面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必然能推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 二、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目前,由于经费相对不足,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相对偏低,缺乏学科服务工作经验以及管理制度不到位等各种原因,与学科馆员队伍成熟的科研型高校图书馆相比较,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整体实力明显不足,有些院校图书馆甚至没有设立学科馆员,更无学科馆员队伍可言。1.学科馆员队伍整体实力不足学科馆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是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学科馆员中具有图书情报专业背景的比例较低,具有研究生学历或高级职称的人员比例也不高,学科馆员自身的信息筛选能力和分析能力不足,科研驾驭能力较差,所提供的学科信息服务多数是浅层面的信息培训和咨询,难以完成有深度的真正嵌入学科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专业化信息服务。而且,很多院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是兼职的,馆员要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的情况下,才能与对口院系进行联系,开展相关工作,这样就难以保质保量的完成学科服务任务。2.图书馆组织管理制度不完善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虽然认识到学科馆员的重要性,但是没有建立完善的学科馆员制度,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科馆员。有些院校图书馆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但未设置专门的部门机构,而是将学科馆员合并在信息咨询部、技术部或采编部等各个部门,学科馆员服务得不到同事的理解和馆内领导的有力支持。由于缺少专门机构来组织和推动学科馆员深入院系、学科专业开展各类开放性业务活动或参与院系的科研项目,学科馆员所提供的服务仅仅是信息检索方法、各种数据库使用的教育培训以及各种信息咨询,而面向专业和学科的深度专业信息服务难以顺利开展。学科馆员队伍难以壮大和提升。3.学校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作为图书馆人力资源实力的重要标志和学校整体教学科研水平实力的重要体现,学科馆员队伍的建设不仅反映了图书馆的工作成效,还关系到对口院系尤其是学校重点学科重点专业的发展。但目前,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并未出台相关规定要求学科馆员进院系,导致各院系对于学科馆员态度冷淡,不积极响应学科馆员的工作,遇到文献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分析、综述等困难时不向学科馆员寻求帮助。由于学科专家和学科馆员之间熟悉度和信任度不够,学科馆员对所服务学科的研究进展和信息需求不能及时了解,从而加大了他们之间的距离感和陌生感,学科馆员深入院系开展信息服务时情绪紧张,难以施展其主动性,导致学科服务工作开展不畅。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