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产改造措施的储层保护.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增产改造措施中的储层保护技术
增产部:霍腾翔
目录
1. 概述
2. 储层敏感性
3. 压裂过程中的储层伤害与保护
4. 酸化过程中的储层伤害与保护
概述
• 国外从50年代开始储层损害的机理研究。随后的
20年时间里,研究工作进展缓慢,只见到一些零
星的文章报道。
• 直到70年代,油层保护工作才真正受到重视,开
始有针对性地开展保护油层研究工作。
• 80年代,随着新的测试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储层损
害机理研究的不断加深,取得很大的进展。
• 80年代末到90年代,开始用数学模拟方法进行机
理研究并取得重大进展,
油气层伤害
入井流体与储层及其流体不配伍所造成的近井地带
油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称为油气层伤害。
主要的伤害机理:
(1)外来流体与储层岩石矿物不配伍造成的伤害;
(2)外来流体与储层流体不配伍造成的伤害;
(3)毛细管现象造成的伤害(包括水锁和贾敏效应);
(4)固相颗粒堵塞引起的伤害;
(5)微生物对储层的损害。
储层敏感性
储层敏感性是指储层对可能造成伤害的各种因素的
敏感程度。为了保护油气储层,充分发挥其潜力,
有必要对储层的各种敏感性进行系统评价。
储层敏感性评价主要是通过岩心流动实验,考察油
气层岩心与各种外来流体接触后所发生的各种物理
化学作用对岩石性质,主要是对渗透率的影响及其
程度。
储层敏感性
• 油气层敏感性评价实验有速敏、水敏、盐敏、碱敏、酸敏、
应力敏评价实验。
(一)速敏
油气层的速敏性是指在钻井、采油、增产作业和注
水等作业或生产过程中,流体与储层在无任何物理和化
学作用的条件下,当流体在油气层中流动时,引起油气
层中微粒运移井堵塞喉道,造成油气层渗透率下降的现
象。主要速敏矿物为高岭石。
储层敏感性—速敏
当流速达到某一数值时,岩心渗透率明显下降(下降值一
般为5%左右),此时的流速即为临界速度。
液体速敏的实验流量Qi依次为0.1、0.3、0.5、0.7、1.0、
1.5、2.0、2.5、3.0、4.0、5.0、6.0ml/s;
如果流量Q 对应的渗透率K 与流量Q 对应渗透率K 满足
i-1 i-1 i i
下式:
K K
i 1 i
100 % 5 %
K
i 1
说明已发生速敏损害,流量Qi-1既为临界流量。
速敏性评价标准
K /K 0.3 0.3-0.7 0.7
min max
速敏程度 强 中 弱
储层敏感性—水敏
(二)水敏
油气层中的粘土矿物在原始油藏条件下处于一定矿化度的环
境中。当淡水进入储层时,某些粘土矿物(强水敏粘土矿物
蒙脱石和中等水敏矿物伊利石)就会发生膨胀、分散、运
移,从而减小或堵塞储层的孔隙和喉道,造成地层渗透率的
降低,油气层的这种遇淡水后渗透率降低的现象称为水敏。
水敏性评价实验主要是测定三种不同盐度(初始盐度—地层
水K 、盐度减半—次地层水K 、盐度为0 —蒸馏水K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