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师说》知识点总结.doc
《师說》知识点总結
一.通假字
1师者,因此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专家)
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fǒu)
二、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因此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詞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長无少
古义:无论;今义:没有,常為否认副詞
(5)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随并且;今义:表目的或成果的连詞
(6)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7)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教育的一种阶段,也指实行这种教育的机构(常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
三、一詞多义
1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詞,老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詞,从师求学)
③吾从而师之(名詞的意动使用方法,以……為师)
④吾师道也(名詞作动詞,学习)
2.传
①师者,因此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詞,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詞,流传)
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àn,名詞,解释经文的著作)
3.道
①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詞,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
③道相似也(名詞,道德学问)
4.惑
①惑之不解(名詞,疑难问題)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詞,糊涂)
③惑而不从师(动詞,碰到疑难问題)
5.乎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詞,相称于“于”,前一种是“在”的意思;后一种是“比”,表比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語气助詞,表反问,译為“吗”)
(3)其皆出于此乎(語气助詞,表揣测,译為“吗”或“吧”)
(4)嗟乎!师道之不传了久矣(語气助詞,表感慨,与“嗟”连用,译為“唉”)
6.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詞,表承接)
(2)惑而不从师(连詞,表转折)
(3)吾从而师之(连詞,表承接)
(4)择师而教之(连詞,表承接)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詞,表并列)
(6)小学而大遗(连詞,表转折)
(7)则群聚而笑之(连詞,表修饰)
(8)如是而已(与“已”连用,表陈說語气)
7.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构造助詞,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詞,指代知识、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詞,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詞,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詞,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詞,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圣人之所认為圣(代詞,指代这件事)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詞,的;代詞,指代童子)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詞,宾語前置的标志)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詞,这,这一类)
(11)郯子之徒(代詞,这,这一类)
(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詞,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不译)
(13)作师說以贻之(代詞,他,指代李蟠)
8.其
(1)其為惑也终不解矣(代詞,那些,指代疑难问題)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詞,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詞,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詞,表揣测語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詞,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語气,相称于“这不是……吗?”)
9.于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詞,比)
(2)而耻学于师(介詞,向)
(3)于其身也(介詞,对于)
(4)皆出于此乎(介詞,从)
(5)不拘于時(介詞,表被动,被)
10.也
(1)师者,因此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語气助詞,与“者”连用,表判断)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語气助詞,表停止)
(3)其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語气助詞,表停止)
(4)其可怪也欤(句末語气助詞,与“欤”连用,加强語气)
四、詞类活用
(一)名詞的活用
1.名詞作状語
则群聚而笑之(群,表动作的情态,成群)
2.名詞作动詞
①吾师道也(名詞作动詞,学习)
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詞作动詞,低于)
3.名詞的意动使用方法
①吾从而师之(名詞的意动使用方法,以……為师)
②孔子师郯子(名詞意动使用方法,以……為师)
(二)形容詞的活用
1.形容詞作名詞
①小学而大遗(形容詞作名詞,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②吾未見其明也(形容詞作名詞,高明的地方)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詞作名詞,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④师者,因此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詞作名詞,疑惑的问題、糊涂的问題)
⑤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容詞作名詞,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盛:势盛位高的人)
2.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