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及其误区.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4卷 第7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b1.34No.7
2013年7月 JournalofHu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Engineering Ju1.2013
略论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及其误区
骆建建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苏州大学 博士后流动站,江苏 苏州 215006)
摘 要:城市社区管理直接关系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就体制而言包括服务平台和考核指标等一系列内容。就常州市而言,
四级公共服务平台和三大类、三十八小类的指标体系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效果,但也陷入了着两个误区:一是混淆了社区管理
中街道办事处与居民委员会在社 区管理 中的角色分工;二是混淆了政府和市场力量在社区管理中的角色分工。
关键词:体制;平台;指标;误区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3)07—0110—03
城市社区是指大多数人从事工商业及其他非农业劳动 建设示范市 (区)的,还要在搞好本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
的社区,它是人类居住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一定区域内有特 基础上,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建立辖市 (区)社区服务中
定生活方式并且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 心,主要内容应涵盖为民服务中心 (含婚、生、幼、教、职、
的社会共同体。健全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有助于实现城市社 助、孤、抚、残、贫、难、老、病、丧等服务内容)、市民
区逐步发展为独立化、市场化、居民自治、功能完善的社会 求助中心 (及时建立服务信息数据库和服务求助热线,存储
基层组织,进而实现转变政府职能,使社区成为配合经济体 加盟公司、服务项 目、服务人员和相关社区居民情况等信息,
制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单元,以满足居民党建、社会 合理调度各项服务)、法律援助中心、文体健身活动中心、
保障、治安环保、文化教育、娱乐休息、生活服务等事务。 多功能培训中心等五大功能。强化人性化服务理念,不断满
足广大群众It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镇 (街道)社区公共
一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中的服务平台 服务中心。3.镇和街道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筑面积应分别不
为了实现社区管理和建设的主要内容,就必须建立相应 少于 1000平方米和2000平方米,服务项 目均在2O个以上。
的主体机构和工作办法。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在机构上提 镇 (街道)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主要内容包括行政服务、医疗
出了建立四级公共服务平台,即市行政服务中心、辖市 (区) 卫生服务、便民综合服务、教育培训活动、文体活动等五大
行政服务中心、镇 (街道)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村 (居)社区 功能。镇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应包括规划建设、劳动保障、民
便民服务中心;在工作办法上上出台了文明社区的考核标 政、司法、卫生计生、综治调解、外来人 口管理、协税护税、
准。就四级公共服务平台而言:1.市行政服务中心部门窗13 供电供水、有线 电视、连锁超市等内容。街道社区公共服务
真正实现 “既受又理”,全面推行 “两集中、两到位”,即: 中心项 目应包括劳动保障、民政残联、卫生计生、综治调解、
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处室集中,部门行政审批处室向行 党员服务、居家养老、家政中介等内容。4.村级社区便民服
政服务中心集中;部门行政审批项目进行政服务中心落实到 务中心 (含村委会办公用房)建筑面积要达600平方米,并
位,部门对窗口工作人员授权到位 ,实施网上审批和网上监 力争做到 “八个有”,即有行政事务受理站 (即便民服务室,
察。2.各辖市 (区)行政服务中心除推行 “两集中、两到位” 设立民警、计生、劳动保障、民政、司法、残联、综治调解
外,结合各自实际,依托政府电子政务平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