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认知记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记 忆 一、记忆概述 (一)记忆的概念 传统的观点认为,记忆(memory)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信息加工的观点则认为,记忆是人脑对外界信息的编码、存贮和提取的过程。 (二) 记忆的分类: 根据信息保持时间长短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1、按记忆信息保持时间和编码方式不同可分为 瞬时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 仍能保持在约0.25-2秒的记忆。 短时记忆:信息保持在1分钟之内的记忆。 长时记忆:信息的保持从1分钟以上直到许多 年甚至终身的记忆,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贮存库(相当于140亿个高功能计算机)。 2、按记忆内容与对象不同可分为 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情景记忆:情景记忆是指对亲身经历过的,发生在一定时间与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语词逻辑记忆: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事物关系以及事物本身的意义、性质等为内容的记忆 情绪记忆: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 的记忆 动作记忆:以操作过的动作、运动、活动为内容的 记忆 3、按记忆是否受到意识的控制可分为 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又称为无意记忆,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又称为有意记忆,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的记忆。 二、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 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看作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信息编码:是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 储存: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 提取: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记忆好坏通过其表现。 按记忆信息保持时间和编码方式不同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信息加工过程 (一)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 0.25-2秒 )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称为~,又叫感觉记忆。 瞬时记忆是人类记忆信息加工过程的第一阶段。 瞬时记忆的特点有三:一是其保留的时间很短;二是记忆容量较大;三是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二)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1分钟以内。 短时记忆是人类记忆信息加工过程的第二阶段。 短时记忆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第一,短时记忆的时间较短,大约20秒,但一般不超过1分钟;第二,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大约是7±2个组块(chunk);第三,短时记忆是唯一对信息进行有意识加工的记忆阶段。 (三)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记忆者的复述和加工后,就进入到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也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第一,保持时间相对较久,从1分钟到终生不忘;第二,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没有限制的。 长时记忆里储存了两类知识:一类为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 三种记忆的比较 三、记忆的一般过程 传统的观点一般把记忆区分为三个环节:识记、保持和再现。 也可理解为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 (一)识记 识记是指个体获取经验而记住事物的过程。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 它涉及到对外部信息的输入与编码,外部信息只有经过大脑的输入与编码,才可以把该信息记录在人的大脑里。 1.根据识记是否有目的,可以把识记分为以下两种 (1)无意识记。无意识记是指没有预定目的,在识记过程中也不需要做一定的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发生的识记。带有偶然性和片面性。 (2)有意识记。指有预定目的,在识记过程中要做一定的意志努力且采用一定方法的记忆的识记。有意识记过程是在识记目的支配下进行的 2.根据识记时对材料是否理解,可以把识记分为以下两种 (1)机械识记。机械识记是指在材料本身无内在联系或不理解其意义的情况下,按照材料的顺序,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