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外科说课课件(烧伤病人的护理)-刘宏佳.ppt

发布:2025-01-31约4.46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烧伤病人的护理烧伤病人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烧伤病人的护理需要遵循系统化原则,覆盖各个方面,保障病人的安全和康复。烧伤的分类11.深度根据烧伤的深度,可以分为一度烧伤、二度烧伤和三度烧伤。22.面积烧伤的面积可以用“九个区法”或“手掌法”进行评估,并根据面积大小判断烧伤的严重程度。33.部位烧伤的部位可以分为头面部烧伤、躯干烧伤、四肢烧伤等,不同的部位烧伤会有不同的影响。44.原因烧伤的原因可以分为热源烧伤、化学烧伤、电烧伤等,不同原因造成的烧伤会有不同的特点。烧伤深度判断1浅度烧伤皮肤红肿,有疼痛感,表皮完整,毛细血管扩张,局部水肿。2深二度烧伤表皮全层坏死,真皮部分坏死,水泡较大,疼痛剧烈,有毛细血管扩张。3深三度烧伤皮肤全层及皮下组织坏死,呈焦黄色或黑色,无疼痛感,无水泡,毛细血管闭塞,皮肤干燥。烧伤面积评估方法描述九格法将身体分为九个区域,每个区域占体表面积的9%或18%手掌法患者手掌面积约为其体表面积的1%伯氏图根据患者身高体重,使用图表评估烧伤面积烧伤病人的一般护理体温监测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早发现感染迹象。伤口护理及时更换敷料,预防感染。水化管理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水电平衡。心理护理提供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擦洗与清创擦洗与清创是烧伤治疗的重要步骤,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及时清除伤口表面的污染物,有利于减轻感染风险,促进创面愈合。1评估判断烧伤深度,评估污染程度。2准备准备好无菌器械和消毒液。3擦洗用温水和肥皂轻轻擦洗伤口。4清创去除坏死组织,暴露新鲜创面。5包扎无菌敷料覆盖,保持创面干燥。伤口包扎无菌操作包扎前要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使用无菌敷料和器械。适当压力包扎时应保持适度压力,既要防止渗液,又要避免压迫血管。固定牢固包扎应固定牢固,防止松脱,避免摩擦伤口,影响愈合。定期更换根据伤口情况,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疼痛管理疼痛评估疼痛评估是关键,准确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帮助制定有效的疼痛管理方案。使用疼痛评分量表,例如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或数值评分量表(NRS),记录疼痛的性质、部位、强度和持续时间。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非处方止痛药,例如扑热息痛或布洛芬。对于严重疼痛,可能需要使用处方止痛药,例如吗啡或芬太尼。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耐受性调整药物剂量和频率,确保患者得到充分的疼痛控制。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方法,例如冷敷、热敷、按摩或心理治疗,也可以帮助缓解疼痛。鼓励患者进行一些轻度活动,例如散步或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和改善血液循环。水化管理液体补充积极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脱水。根据烧伤面积、深度和病人情况,制定合理的液体输入方案。尿量监测密切监测尿量,保持尿量在每小时30毫升以上,反映液体补充情况。必要时调整液体输入量和种类。血压监测监测血压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低血压,确保循环血量稳定。营养支持能量摄入充足的能量摄入对于烧伤病人的恢复至关重要。应根据患者的体重、烧伤面积和代谢率来计算能量需求。蛋白质补充烧伤后患者蛋白质代谢加速,需要补充充足的蛋白质以促进组织修复和免疫功能。维生素和矿物质烧伤病人需要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A、C、E和锌等,以促进伤口愈合、增强免疫力。营养评估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根据需要调整营养方案,保证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支持。生命体征监测心率监测心跳频率,观察心律是否正常。体温观察体温变化,及时发现感染或其他并发症。血压监测血压变化,评估循环功能,判断血压稳定情况。呼吸监测呼吸频率和深度,判断呼吸功能是否正常。输液及感染监控静脉输液定期评估液体输入量和输出量,监测电解质平衡,防止电解质紊乱。感染预防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密切观察伤口,及时发现感染征象。抗生素应用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监测疗效,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体温监测定时监测体温,发现发热及时处理,警惕感染发生。烧伤程度的评估1烧伤面积评估烧伤面积,采用九分法2烧伤深度判断烧伤深度,分为浅二度、深二度、三度3全身情况评估心肺功能、电解质、营养状况4并发症风险评估感染、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风险评估烧伤程度是制定治疗方案的基础。根据烧伤面积、深度、全身情况和并发症风险,可以确定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心理咨询与疏导倾听患者的内心感受,帮助他们排解压力,缓解焦虑和恐惧,树立康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