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A卷)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发布:2020-03-11约9.04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I卷(23题46分) 一、选择题(毎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面有关科学家的经典实验及结论,叙述错误的是 A.施莱登、施旺的细胞学说指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B.科学家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呈现出暗—亮—暗三层结构,大胆提出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C.卡尔文用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发现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为14CO2→14C3→(14CH2O) D.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但没有证实蛋白质是否是遗传物质 【答案】A 【考点定位】科学家的经典实验 2. 下列关于酒精在生物实验中的相关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使用苏丹Ⅲ鉴定脂肪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 B.无水酒精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起到提取色素的作用 C.探究酵母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用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酒精会变成灰绿色 D.在观察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可用酒精来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答案】D 【解析】在使用苏丹Ⅲ鉴定脂肪的实验中,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A正确;由于色素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所以无水乙醇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起到提取色素的作用,B正确;探究酵母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用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酒精会变成灰绿色,C正确;在观察细胞内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可使用盐酸而不是酒精来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D错误。 【考点定位】脂肪的鉴定、色素的提取和分离、酒精的检测、观察DNA和RNA分布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酒精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此类题目较简单,学生需要对所学实验的药品,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熟练掌握。 3. 人们经常食用的牛、羊、猪等肉类和白菜、土豆等蔬菜,经消化吸收后,其中的成分可被转化为人体的组成成分。对以上事实解释合理的是 A.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 B.在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大体相同 C.组成生物体细胞的生物分子都是以碳链作为骨架 D.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含量大体相同 【答案】B 【考点定位】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名师点睛】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4. 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在光下分解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B.核孔可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通道 C.正常情况下,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D.水稻细胞的中心体参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 【答案】D 【解析】水的光解属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A正确;核孔位于核膜上,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大分子的运输通道,B正确;溶酶体内含有大量的水解酶,如蛋白酶等,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一般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C正确;水稻是高等植物,其细胞中没有中心体,D错误。学科网 【考点定位】细胞结构和功能 5. 结合图形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依据的是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① B.若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并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② C.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 D.根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③,可将甲、乙、丙三种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个类群 【答案】B 【考点定位】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名师点睛】本题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识记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和细胞器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6. 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再置于较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直到细胞体积稳定下列,这时对恢复原状的细胞来说,可以肯定的情况是 A. 细胞液和外界溶液浓度相同 B. 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 C. 水分子不再出入细胞 D. 水分子出入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答案】D 【解析】已经方式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由于有细胞壁的保护,细胞不会吸水涨破,所以此时细胞液浓度可能大于或等于细胞外液,AB错误;即使是平衡状态的细胞也由水分子的进出,只是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状态,C错误、D正确。学科网 【考点定位】质壁分离和复原 【名师点睛】质壁分离必须具备:①活细胞;②具有细胞壁;③具有大液泡;④具有原生质层;⑤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死细胞会丧失选择透过性,任何物质可以随意进出,导致细胞内外渗透压相同,就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7. 下列物质吸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