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变化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花的变化》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感悟花卉图案设计的装饰美, 感受用艺术表达生活的乐趣。
认知目标:了解花卉图案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变化途径。
技能目标:掌握图案装饰变化的基本方法,尝试用喜爱的装饰方式设计制作一幅花卉图案。
创造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花卉的装饰变化
教学难点:富有创意地进行综合性设计
课前准备:花卉图片资料或实物花卉,花卉图案资料,纸张,颜料,画笔,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感受花卉的自然美
1. 认识自然中的花卉
感受花卉的造型特征和寓意
让我们来说一说自然中的“花”。(看图)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花?高雅脱俗的?——郁金香!(学生齐声回答)象征爱情的?——玫瑰花!(学生齐声回答);夏季最为普通和常见的另一种花?——牵牛花, 别名喇叭花(学生回答);花中之王?——牡丹,寓意什么?(学生)富贵吉祥、繁荣兴旺。(教师)洁白硕大,宛如马蹄的?(学生)马蹄莲!这个花你们一定很熟悉?——荷花,常用它来比喻从污俗的环境中走出来,却能保持纯真的品质,记得那句诗与荷花的著名诗句吗?(学生齐声)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 通过对比,感受花卉装饰图案
教师:除了这些花,我相信你们还能想出许多自己喜爱的花,包括有些是连名字都叫不上的花!它们都在默默绽放,装点着我们的大自然。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花”,你能认出它是我们刚才提到的哪些花吗?
学生:郁金香、马蹄莲。
教师:通过我们的观察和对比,你能看出这些“花”与大自然中的花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它们是经过装饰变形的花卉,所以应该是更典型、更概括、更美;是一种突出表达花的形象特征,更加理想的艺术形象。
教师:说的不错,这是经过变化的花卉,我们称之为:装饰图案。这节课我们就是要来学习“花的变化”,一起走进图案的世界。
导出课题:
(板书)
花的变化
(二)用艺术的方法留住美
1. 花卉装饰图案的历史
教师:花卉图案,我们生活到处存在,看看我们的身边,你是否能找到?
学生:老师的裙子,同学的发饰、衣服上的图案,(同学们开始寻找)联想到:服装、窗帘、墙纸、家具、灯具、文具等等。
教师:同学们很善于观察生活,其实,花卉图案在远古的时代就存在了,到了现代社会,它仍然是最为广泛的图案题材和内容之一。我们可以在服装的面料,陶瓷的装饰纹样,环境设计中的墙纸及地毯纹样,家居的设计中发现:唱主角的是“花”元素。
花卉图案的设计与运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敦煌藻井图案中,花卉图案就占有很大的比例。(PPT)你能看出这是什么图形,它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学生:莲花、荷花象征着圣洁。
教师:陶瓷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青花瓷,大量运用了花卉图案这一手法进行装饰。(PPT)这是什么图案?
学生:梅花!(齐声回答)
教师:由此可见,花卉图案艺术早已深深地根植于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人们心中。今天我们也一起来做回设计师,将生活中的花卉变化成装饰图案,让自然的美留在身边,装点和美化我们的生活,好吗?
学生:好!(跃跃欲试)
2. 花卉的装饰变化
教师:花卉装饰图案是如何由自然中的花“变身”而来的呢?这里面有没有一些变身的技巧和规律?
今天,我们将从牵牛花开始,俗话说“秋赏菊、冬扶梅、春种海棠、夏养牵牛”,看来牵牛花的地位在夏季花卉中是很高的。
让我们一起踏上花卉装饰设计之旅,第一步我们先要做些什么?
学生:观察。
教师:观察什么?
学生:认识、了解“花”的生长动态,结构、特征,然后画下来。
(板书)第一步:花卉写生——线描法(把握花卉的造型特征)
教师:首先,作为装饰艺术的图案,无论如何变化,都要使人一目了然,能明白无误的辨别出是什么花。
以牵牛花为例——(画好的线描稿)
(板书)第二步:“变身”技巧——变化的方法(学生探究)
1. 夸张变化=减化(提炼)+夸张(强调)
“变身”技巧之一:减化——去繁就简,去粗取精
(去除花卉的次要特征,保留其基本的、主要的特征)
教师:为了使花卉的形态更加突出,形象特征更加典型,要将自然写生素材中不规则的部分规则化;繁琐雷同的部分,或者是某些细节简化、单纯化。仔细观察这个写生的画面,哪里可以去掉繁琐与雷同,哪里可以规则化?请同学到大屏幕上给大家指出来。
学生:把花的复杂外轮廓规则化,减化花朵的筋脉和其他细节。
教师:你会怎样减化?(同桌间讨论并交流),是不是就像这样,(教师展出减化画),我们有没有想到一起去了?画面看上去是不是比较简洁。
“变身”技巧之二:夸张——强调个性与特征
教师:看到这张花卉图案,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和第一张画有何不同?
学生:一些地方变粗了,加强了。
教师:大的更大,小的更小,长的更长,短的更短,这是我们以前在漫画中提到的什么方法?
学生:夸张!
教师:对!这就是我们要介绍的第二个技巧——夸张。
运用加强的手法突出对方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