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专题复习中《光合作用》的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轮专题复习中《光合作用》的教学设计
董振国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伦教中学 528308
一、设计思路
? 高三第一轮复习,大多遵循按课本章节从知识要点到重难点,从例题讲解到练习巩固,从单元检测到讲评,最后进行查缺补漏的规律进行。二轮复习则是在一轮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做到知识“在巩固中完善、在应用中提高”,通过精心选题,与高考彻底对接,做到“考哪里就选哪里,怎样考就怎样练”,最终给学生一个非常清楚的思路和方法。
一节好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优化和规范解题步骤,提高学生解题速度和自信心理。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教师为客体进行指导点拨的原则,以构建知识网络为目的的思想,借助“问题导学法”设计出“针对考题——构建考点——典型例题——限时训练——规范解题”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是生物的两大重要生理活动,其生理活动过程、受影响因素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发现过程中的科学实验探究能力等方面,都是历年的高考频考点,在考试中利用准确的知识,规范的解题步骤,高速度地和准确无误地拿到高分,是决定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
限于课时,本节课只能完成光合作用部分的内容,而细胞呼吸以及两大生理活动的综合运用则要在第二课时完成。
[学情分析]
经过第一轮复习,学生理解了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但转化到具体生产应用中,就会显得力不从心,这说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但是在连续性和逻辑性上还不完善,缺乏理性的思考。这一类知识综合应用是高考的趋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通过必要的铺垫和引导,拓展学生思维,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做到“考哪里就选哪里,怎样考就怎样练”,最终给学生一个非常清楚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并能应用光合作用过程解决问题。
2、掌握并能应用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在能准确书写出光合作用总反应式
能准确画出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图式,说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和场所
能说出C、O、H元素的来源和去向
能说出光合作用中光照和二氧化碳条件骤变时C3、C5等物质的含量变化并说明原理
能说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能说出提高农产量、贮存蔬果的具体措施和并能说明原理
[能力方面]
学会参与、合作和交流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
[教学模式]
“针对考题——构建考点——典型例题——限时训练——规范解题”
[教学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教师为客体进行指导点拨的原则,以构建知识网络为目的的思想,借助“问题导学法”
2、精讲多练,多总结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课堂限时训练卷
[课 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设计
意图 教 师 活 动 学生
活动 创设情景 【课件显示】
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②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
以攻克题目来引趣 提出问题
引入课题 【课件显示】
回答:1、分组讨论并说出a~h物质的名称
2、写出①~②生理过程的原料、产物、场所,最后写出总反应式
3、过程①②中,光照和CO2突然降低,C3、C5的含量如何变化
4、观察图形,讨论有哪些内因外因可以影响光合作用的效率
分组讨论
踊跃发言 通过解题反馈,巩固知识,完善知识体系 展示学习目标 【课件显示】 本节课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能说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反应场所,能写出总光合反应式
2、能指出元素的去向,指出能量和物质的转移过程能根据过程图指出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内外因素 学生对照学习目标,对自己的知识进行反馈评价 通过练习题和教学目标的展示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典题研 练
一、
光合作用过程的考查
【课件显示】高考可以这样考
题型1.下图为光反应、暗反应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物质:a ,
b ,c ,d 。
(2)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 和 。光反应的场所在 ,
(3)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变是:光能 → →
投影出答案并对错题进行评析 学生分组讨论并得出答案 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基本过程的掌握情况。
综合典题研练
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因素的考查 【课件显示】高考还可以这样考
变式练习1: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环境因素与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对其描述不正确的是
A.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红光,b为白光
B.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强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