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教学设计.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教学设计
平顶山市第三高中 周兵杰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课使用的教材是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沿着培养信息素养的主线分章节介绍。本节是第四章第二节第二部分,属于信息素养中信息加工范畴的内容,是信息素养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另外也为以后学习信息集成和信息交流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制作图表,并能根据不同图表类型分析简单数据。理解数据与图表之间的联系,发现事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提高处理信息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通过图表的生成,让学生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由图表的分析过程,学会数据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作风,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图表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2、图表常见类型及特点
难点:
1、图表类型的选择
2、图表数据分析
四、教法与学法
为实现该教学目标,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法、自学法和讲练结合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五、教学媒体
硬件资源:能上网的计算机教室
软件资源:Excel2003、PPT课件、Excel表。通过电子教室,将文件传到每台电脑。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展示诗句: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杜牧)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王维)
清秋上国路,白皙少年人。(权德舆)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杜甫)
问:大家感觉这几句诗是在描写什么呢?
打开准备好的“班级年龄统计表”。
请同学们观察输入数据后表格的变化,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由数据表生成的图,称为图表。
学生认真读诗。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一位同学帮助老师统计数据并输入到计算机。
认真观察。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看出了什么。
以优美的古诗,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的积极参与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二、任务驱动,教学新课。
打开计算机上的Excel表格“某学校超市常见食品销售统计表”请一位同学上来,根据老师的叙述,试着生成一个图表。
对学生的操作给予评价。
任务一:打开计算机上桌面上的Excel表格“某学校超市常见食品销售统计表”,以“食品种类”和“一季度合计”为数据源生成图表,做完后保存,并举手示意。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学生操作。
教师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操作电脑,给其他同学演示,生成一张图表。
学生打开文件进行操作,不会的地方小组内互助学习,或问老师。
展示作品,进行点评,认真观看其他同学的图表,是否有错误。
演示操作,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图表生成的过程。
以学生为主体,体验操作过程,熟练技能,培养信息素养。
任务二:结合图表制作的过程,各小组总结图表生成的一般步骤。
请小组代表发言,再做补充。
教师总结制作图表的一般步骤:
插入菜单→图表→图表类型→选择数据区域→设置图表选项→插入图表
再给大家一分钟检查刚才自己制作的图表。
问题探究:图表与数据相比有哪些优势?
学生小组内讨论,总结制作图表的一般步骤。
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
学生检查自己制作的图表,复习制作图表的步骤。
学生认真思考,翻阅课本,回答问题。
根据操作过程总结操作步骤,提高学生加工信息的能力。
任务三:请分别打开桌面上的三个Excel表,“表3”、“表4”、“表5”以表格红线内的数据为数据源,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生成图表并分析图表得出自己的结论。
(“表3:高二(6)班部分学生成绩表”,“表4:2017年全国手机品牌销售表”、“表5:王翔同学高一考试成绩统计表”)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学生操作。
请不同的小组展示、讲解。教师点评。
问题探究:常见的图表有哪些类型,不同类型的图表有什么特点?
阅读任务三,根据要求选择数据表制作图表。
动手操作,小组分工合作,先完成其中一个表的制作,再相互交流学习,完成其他两个表制作。
小组代表讲解、演示,其他小组点评。
根据课本以及各小组制作的图表组内讨论、探究,进行归纳总结,并回答教师问题。
任务三再次加深、理解新知识,强化训练学生技能。
分工合作,提高动手和交流能力。
通过自己的归纳和总结,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课堂小结,提升素养。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图表制作的一般步骤,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也学习了图表类型、特点及图表的分析。同学们应该在掌握制作图表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图表,提高自己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实际上,表格的图形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会经常用图形化的数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