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与加工 第四章摘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常用金属材料
§1.碳素钢(碳钢)
碳素钢的合金元素含量低, 碳素钢中的碳质量分数小于 2.11%,通常碳素钢中还含有C、Si、Mn、S、P等合金元素。
一.碳素钢的分类及各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1.碳素钢的分类
碳素钢可按碳质量分数、质量和用途等不同进行分类。
低碳钢=0.25%
中碳钢0.25%~.065%
高碳钢=0.60%
①按碳质量分数分类
普通质量钢S=0.025%;P=0.045%;
优质钢S+0.035%;P=0.035%
高级优质钢S+0.02%;P0.030%;
②按质量分类
碳素结构钢
优质碳素结构钢
碳素结构钢
铸造碳钢
③按用途分类
2.碳素钢中各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碳素钢中碳是主要元素,对钢的性能起主要作用。通常钢中还含有 Mn、Si、S、P等元素,它们对钢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 1)C的影响 如图4-1所示。碳质量分数小于0.9%时,随碳质量分数的增加,钢的强度、硬度呈直线上升,而塑性、韧性下降。当碳质量分数大于0.9%时,硬度继续上升,而强度开始下降,塑性、韧性继续下降。
( 2)Mn的影响 是碳素钢中的有益元素。碳素钢中通常Mn含量在0.25%~0.80%,最高可达0.70%~1.2%。Mn与S、O可形成MnO、MnS,可起到脱氧去硫的作用,从而可降低钢的热脆性;Mn可溶于铁素体中形成置换固溶体,使铁素体固溶强化,从而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
( 3)Si的影响 Si是钢中的有益元素。Si可溶于铁素体中,使钢得到固溶强化。
( 4)S的影响 S是钢中的有害元素。S与Fe几乎不溶解,常以FeS形式存在于钢中。FeS与Fe在钢中形成低熔点的共晶体(熔点983℃),分布在晶界上,在始锻温度1000~1200℃进行加热时,共晶体(FeS+F)将熔化,使钢产生热脆现象。这种热脆现象的出现导致钢在锻造时发生开裂,所以钢中的含S量必须严格控制。
( 5)P的影响 P是钢中的有害元素。P能溶于铁素体,使铁素体固溶强化,可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但塑性、韧性急剧下降。P形成的Fe3P极脆。含P量高时,在室温或较低温度进行加热时易变脆开裂,称为冷脆。所以含P量必须严格控制。
二.碳素结构钢与优质碳素结构钢
1.碳素结构钢
碳素结构钢是工程中应用最多的钢种,约占钢总产量的 70%~80%,其中大部分用作工程结构件,少量用作普通零件。
碳素结构钢的牌号由钢的屈服强度的拼音字首“ Q+σS+质量等级+脱氧方法”组成。
为区分质量等级,在数值后加 A、B、C、D四个等级。
为区分脱氧方法,在等级后加 F(沸腾钢)、b(半镇静钢)、Z(镇静钢)、TZ(特殊镇静钢);Z、TZ在牌号中不标出。
碳素结构钢的用途: Q195、Q215、Q235A、Q235B等钢塑性较好,有一定的强度,通常扎制成各种型材,如钢板、钢管等,大量用于桥梁、建筑、车辆等行业;也可用于制造普通螺钉、螺帽、铆钉等。Q235C、Q235D可用于重要的焊接件。Q235、Q275强度较高,可轧制成型钢、钢板作结构件用。
这类钢只保证力学性能。一般情况下,在热轧状态使用,不再进行热处理。
2.优质碳素结构钢
一般用平炉或电炉进行冶炼。其中 S<0.035%、P<0.035%,化学成分加以严格控制,塑性、韧性较高,多用于制造重要的零件。
碳的含量根据要求不同而定。这类钢既保证化学成分,又保证力学性能。这类钢 HBS、σS、σb高,经热处理后力学性能较好。
钢的牌号用 2位数字表示,数字表示钢的平均含碳量的万分数。牌号自08~80,中间为5进制,共33种。不同牌号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因含碳量不同其力学性能有较大差别。
08、10钢,含碳量很低,故强度低而塑性很好,可用来制作冲压件。
15~25钢,属低碳钢,σb 不高,而塑性韧性较好,具有良好的冲压性和可焊性,可用来制作强度要求不高而有一定塑性和韧性的零件,如冲压件、螺钉、螺帽、钢管、钢带等。这类钢经渗碳淬火后可获得表面硬度高而心部韧性好的性能,常用作渗碳用钢,亦称碳素渗碳钢。
30~50钢,属中碳钢,经调质处理后使用,可获得既有一定强度和硬度,又有一定塑性和韧性良好配合的综合力学性能,亦称碳素调质钢,可制作锻件、热冲压件、冷镦件、齿轮、轴类等零件。
55~80钢,其含碳量较高,强度高而塑性低,具有一定的耐磨性,经热处理后有很高的弹性极限,常用于制造各种弹性零件,亦称碳素弹簧钢。也可用作耐磨零件和机车车轮等。
三.碳素工具钢碳素工具钢含碳量较高(0.65%~1.35%)。碳素工具钢按S、P含量分为2组:第一组是高级优质钢:S≤0.020%,P≤0.030%;第二组是优质钢:S≤0.030%,P≤0.035%。碳素工具钢的牌号是用“碳或T+数字”表示,数字表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