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油脂加工.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油料科学原理 油料科学原理 第四章油脂制取及其加工 第一节 油脂制取 第二节 油脂精制 第三节 食用油脂产品 制取和加工 制取,对油籽进行加工,得到毛油和粕 加工,对毛油进行加工,包括精炼、改性、调制、包装,得到各种品级的食用精制油和油脂二次产品如人造奶油、起酥油 多出油、出好油、用好油 第一节 油脂制取 植物油制取 植物油料分类 按作物种类:草本、木本 从制油角度(按含油量高低): 低油分≤25% 高油分≥30% 预处理 Preparation 予处理 清理CLEANING ①筛选法 ②风选法 ③筛选风选联合法 ④磁选法 ⑤水选法 ⑥比重去石法 ⑦撞击法 剥壳DEHULLING 壳、皮会吸油而损失油,因此剥壳能提高出油率 提高油及饼粕的质量 减少设备磨损,提高单机处理量 使皮壳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葵花籽剥壳线 干燥 DRYING 破碎 CRACKING 用机械法,将油料粒度变小的工序 常用于大豆、花生仁、油棕仁、椰子干、油桐籽和油茶籽等大粒油料或预榨饼,小油籽如菜籽、芝麻不破碎 目的 对大粒油料,改变粒度大小利于轧胚;破碎后表面积增大,利于软化时温度和水分传递,软化效果好 对预榨饼,破碎使饼块大小适中,为浸出或二次压榨创造良好出油条件 破碎过度对后续工序特别是挤压不利 调理 CONDITIONING 调理即软化,是调节油料的水分和温度,使其变软,增加塑性的工序 应用于含油量低或含水分低的油料 软化温度在60℃左右 轧胚 FLAKING 轧胚亦称压片、轧片,将油料由粒状压成薄片 软化后立即轧胚 目的在于破坏油料的细胞组织,形成薄片,增大表面积,有利于蒸炒时凝聚油脂,缩短出油距离,提高取油速度 制胚 蒸炒制胚 COOKING 指生胚经加水湿润、加热、蒸胚和炒胚等处理,使之发生一定的物理化学变化,使其内部结构改变,变成熟胚 膨化制胚 EXPANDING 得到蜂窝状的、有机械强度的含油胚料,以利于取油 植物油制取法一压榨 利用机械挤压油料榨取油脂的方法 压榨法特点 适用高含油油料 出油率低,70—80% 相对动力消耗大 工艺简单灵活,适应性强 植物油制取法二浸出 利用脂肪溶剂溶解油脂的特性,将料胚或预榨饼中的油脂提取出来 如轻汽油、工业乙烷、丙酮、异丙醇 浸出法特点,与压榨法相比 出油率高,90—99%,干粕残油率低,0.5—1.5% 同时制得低变性粕和质量较高毛油 连续化、自动化、劳动强度低、生产率高、动力消耗低 但取得的油成分复杂,溶剂易燃易爆 浸出制油设备 平转浸出器 环型浸出器 环状刮板式输送机 脱溶烤粕器 浸出粕含20—40%的溶剂和水分,需脱去,达到残溶500—1000ppm,安全水分10—13.5% 脱溶与烤粕分成两个阶段。脱溶用0.04—0.1MPa的直接蒸汽穿过料层,蒸汽既可传热给溶剂,又能带着溶剂一起蒸发,还能降低溶剂的分压;烤粕用间接蒸汽 DTDC 混合油蒸发DISTILLATION 一蒸 二蒸 汽提塔 溶剂回收 指标 干粕带溶 0.05% 毛油带溶0.05% 废水带溶0.1— 0.3% 尾气排放40— 44 g/m3 制取实例 植物油制取技术进展 1、混合溶剂浸出法 采用混合溶剂浸出可达到多种目的。如乙醇—乙烷—水浸出棉籽,能去棉酚,提油同时可获得食用棉籽蛋白质 2、超临界流体萃取 工艺优点和缺点 毛油磷脂、游离脂肪酸低(0.2%),故不必脱胶;蛋白不变性,有利于油料蛋白的利用 二氧化碳无毒,不产生环境和产品污染,不燃烧,生产安全可靠 工艺简单,设备少 浸出效率比一般有机溶剂低,残油率略高,约2% 系统及设备需耐高压,密封性好 动物油制油 制油方法 (1)干法熬制 (2)湿法熬制 第二节 油脂精制 精炼的单元操作 脱胶DEGUMMING 脱胶原理 碱炼脱酸 NEUTRALISATION 脱色 BLEACHING 吸附法脱色 天然漂土,膨润土、蒙脱土 活性白土 凹凸棒土 活性炭 硅胶 脱臭 DEODORISING 精炼操作实例 第三节食用油脂产品 食用油脂产品新标准 成品油的质量指标 12个项目 气味、滋味,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酸值,过氧化值,溶剂残留量 色泽,透明度,加热试验,含皂量,烟点,冷冻试验 普通油脂产品与高级食用油 调合油 调合油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高级食用油脂,按科学的比例调配而成的一种高级食用油 调合的依据:1:1:1 与金龙鱼之争论 专用油脂产品一 煎炸油 Frying oil 专门用于炸制食品的食品工业用油 油炸食品(吸油40%),货架寿命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