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教学课件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高二生物24免疫调节课件.ppt

发布:2017-02-10约6.25千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五.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 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1.内容: 2.意义: 通过它的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它 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六.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预防: 机体受疫苗刺激后能产生免疫反应,并产生 记忆细胞保持长期免疫能力    是通过输入抗体、胸腺素、淋巴因子或 某些药物等来提高人的免疫功能,治疗疾病的方法。 2.免疫治疗 :   如:注射 “血清”、“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疫苗”等 4. 器官移植:    根据抗原能和特异性抗体相结合的特性 (原理),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 (方法),可帮助人们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优点)。 3.抗原检测: 器官移植前提:供受体的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即白细 胞抗原(HLA)必须有一半以上相同; 面临问题:免疫系统的排异反应、用免疫抑制药物, 使免疫系统变“迟钝” 、供体短缺。 六.免疫学的应用 特异性免疫的类型: 自动免疫 被动免疫 自然自动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 自然被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患者患过传染病或隐性感染 后自然产生了免疫力。 :对机体进行菌苗、疫苗、类毒素的预防接种,使其产生特异性免疫力。 :通过胎盘、初乳,将抗体传递给胎儿。 :对机体输入免疫血清(含特异性抗体)等,使其获得一定免疫力。 小结: 第四节 免疫调节 一.免疫的概念 1.免疫器官 2.免疫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三.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一)免疫的类型 (二)特异性免疫 1.抗原和抗体 2.体液免疫 3.细胞免疫 四.机体免疫功能失调 1.自身免疫病 2.过敏反应 3.免疫缺陷病 (如艾滋病) 五.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六.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预防 2.免疫治疗 4.器官移植 3.抗原检测 6.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 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 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 C 7.生活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最可能因下列的哪一种方式感染艾滋病病毒( ) A.与病毒携带者握手 B.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餐具 C.住旅店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及时 更换的被褥 D.洗牙或补牙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经 严格消毒的器械 D 球蛋白 54 2 1 B细胞 记忆细胞 a c 迅速、数量大 产生了抗体 变异或突变 特异 8. 9.艾滋病(AIDS)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能导致艾滋病的HIV病毒是RNA病毒。它感染人的T淋巴细胞,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使患者死于广泛感染。请回答: (1)该病毒进入细胞后,能以______为模板,在______酶的作用下合成______,并整合于人的基因组中。 (2)整合后,它按照____________原则进行复制,又能以______为模板合成______ ,并进而通过______过程合成病毒蛋白。 (3)如果将病毒置于细胞外,该病毒不能繁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RNA 逆转录 DNA 碱基互补配对 DNA mRNA 翻译 病毒自身缺乏繁殖所需原料、能量和酶 10.如图是某种病毒先后两次感染 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病毒增殖 与发病程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回答: (1)该病毒与人的关系是寄生, 免疫学认为侵入人体内的病毒属于 。 (2)表示病毒增殖的曲线是 ; 表示抗体产生的曲线是 。 (3)在病毒感染中,往往先通过 免疫的作用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再通过 免疫的作用来予以彻底消灭。 (4)如果在初次感染之前一个月给人体注射过相应疫苗,会使其在感染后无明显症状出现,原因是人体内 。请绘出初次感染后人体的抗体产生与病毒增殖的关系。 已获得免疫(已产生抗体) 抗原 a c 体液 细胞 (4) * * * 3.下表为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日水的进出量(mL): 摄入量 排出量 a.食物: 1 000 a′.呼吸及皮肤蒸发:850 b.饮水: 1 200 b′.肾排泄: 1 500 c.代谢产生的水:300 c′.粪便排出: 150 合计:2 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