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2年中考历史第二轮热点专题复习课件7.ppt

发布:2017-08-10约2.0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课标 专题概要导读 ·新课标 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主要内容是指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从国际关系演变来看:世界格局的演变是其核心内容。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殖民争霸活动愈演愈烈,世界呈现无序状态。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通过国际会议和一系列条约建立起战胜国主导的世界新秩序。二战后期及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仍然是建立在大国强权政治基础上的。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与地方冲突仍然不断。 时政热点探究 ·新课标 要闻点击 信息提取 材料 2011年10月25日第66届联合国大会25日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要求美国立即结束对古巴实行的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经济、贸易和金融封锁。联大当天就古巴提交的名为《必须终止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的决议草案进行投票表决。联大193个会员国中,共有191个国家参加投票,其中186个国家投票表示支持,投反对票的只有美国和以色列,帕劳、马绍尔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弃权。 联合国 ·新课标 (续表) 知识链接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背景: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对世界的角逐回到会议桌上。 2.确立:巴黎和会签订包括对德《凡尔赛和约》在内的一系列和约构成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签订包括《九国公约》在内一系列条约构成华盛顿体系。 3.结束:九一八事变后华盛顿体系开始受到冲击。珍珠港事件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 4.影响: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稳定了资本主义政治局势,构成“一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 二、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1.背景:二战以后,美苏双方寻求世界霸权,双方力量均衡。 2.揭开序幕: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铁幕演说”。 3.表现:政治——杜鲁门主义。经济——马歇尔计划。军事——1949年北约建立 ·新课标 4.正式形成:1955年华约成立。 5.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 6.影响: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也给美苏带来沉重军费负担;对亚洲国家的侵略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两大集团,力量均衡,防止新的大战的爆发。 三、多极化趋势 1.背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西欧、日本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 2.表现:“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新格局尚未形成。(“一超”——美国。“多强”——俄国、欧盟、日本、中国) 3.影响: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一超多强”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加剧;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中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提高,成为建立国际秩序中的重要力量之一。 (续表) 精要考点拓展 ·新课标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存在的矛盾及其评价。 (1)存在矛盾:掠夺战败国,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分赃不均,加深了战胜国内部矛盾;对殖民地分割,激发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2)评价:积极方面:协调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在欧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确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局限性:是建立在宰割战败国和奴役弱小民族基础上的,为战后极端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的产生埋下了祸根,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根本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新课标 2.制约各国相互关系和对外政策的重要因素。 (1)各国综合实力。综合实力包括:稳定的政治局势、雄厚的经济实力、发达的科技和强大的军事力量。(2)各国的国家间利益。谋求国家利益是对外交往的根本目的。(3)各国的意识形态。一国的意识形态反映这个国家的社会需求,影响到其外交政策的制定。极端的意识形态对外交政策的影响是负面的。(4)各国的国内斗争。在近代民主制度下,各国内部的利益集团互相攻击,使得对外政策制定带有党派斗争的色彩。 ·新课标 3.三次国际格局变动的感悟与认识。 20世纪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三次变化,其中前两次政治格局的变化都与两次世界大战有直接关系。第三次政治格局变化是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有关,它是冷战的产物。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是建立在强国主导的前提下,历来体现了强权政治,在当今多极化的条件下,“一超多强”的多极化格局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但也面临危机和挑战,因此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各国面临的主要任务。 ·新课标 典型例题精讲 例 利比亚局势是当今世界的焦点话题,联合国在推进利比亚政治进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追溯历史,成立联合国是哪次国际会议的决定(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D ·新课标 [命题意图]此题以利比亚局势引题,借以考查世界现代史上召开四次国际会议的内容,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能力、分析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