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优化】(浙江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第1讲种群和群落辩析.ppt

发布:2017-03-18约1.33千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②④ B 2.如图表示两个群落的演替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可表示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 B.若时间允许,甲定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C.乙群落的演替也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D.第N年时,甲、乙的群落结构一定相同 C 核心知识 提炼整合 高频命题 互动突破 专题强 化训练 栏目导引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第1讲 种群和群落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2016高考导航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考纲要求 高考印证 备考策略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1.种群的特征(Ⅰ) T4 1.命题趋势:(1)多以曲线和表格为媒介考查种群特征与种群数量增长规律。(2)结合实例考查群落结构与演替。 2.备考指南:(1)构建种群特征概念模型、数量增长模型和生物种间关系模型,加深理解相关知识。(2)比较法记忆种群的两种增长方式、群落的两种结构和两种演替类型。 2.种群的增长方式(Ⅱ) 3.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Ⅰ) T4 4.群落的结构(Ⅰ) T5ACD 5.群落的主要类型(Ⅰ) 6.群落演替(Ⅰ) T5B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 ②调查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的方法: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种群密度 出生率 死亡率 迁入率 迁出率 年龄结构 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2)区分“S”形曲线和“J”形曲线 “S”型曲线 “J”型曲线 前提条件 环境资源有限 环境资源无限 曲线 种群增长率曲线 种群增长速率曲线 有无K值 __________K值 __________K值 有 无 降低 提高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现象 __________现象 常呈__________分布 决定因素 植物:________; 动物:栖息空间和__________ 环境因素:地形变化、土壤湿度、 盐碱度的差异及__________不同; 生物因素:生物 ________________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 分层 镶嵌 阳光 食物 光强度 自身生长特点 (3)群落的演替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命题点1 以概念图、曲线图为载体,考查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 √ × × × √ × √ √ 标志重捕法 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增加 不变 减少 N2、P2 数学 4.最大捕捞量≠最大日捕捞量 (1)种群数量达K/2时及时捕捞可以获得可持续利用的最大捕捞量但不能获得最大日捕捞量。 (2)最大日捕捞量应该对应种群密度最大时。 5.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误差归纳 (1)未做到每天取样时间一致。 (2)取样时未“振荡”,而是从静置培养液上层或下层取样。 (3)未能保障培养温度、pH等无关变量的一致性。 C D A 命题点2 以表格、曲线为载体,考查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C 垂直和水平 竞争、捕食 垂直分层 核心知识 提炼整合 高频命题 互动突破 专题强 化训练 栏目导引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