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旅游资源学教学大纲.doc

发布:2016-12-26约5.16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旅游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 实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 一、大纲说明 (一)课程基本情况 旅游资源学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是专门研究旅游资源的类型、形成机制、开发功能、合理保护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地理学、水文学、生物学、历史学、民俗学、建筑学、生态学、文学、美学等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 从职业能力培养入手,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使学生掌握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各类旅游资源的成因、特点、开发功能等,并熟悉各类旅游资源合理的规划、开发与保护的规律与对策,为今后从事旅游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教学思路 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教学应强调时代性和应用性的特点,课堂讲授、学生陈述,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侧重启发式教学,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授课信息量。讲求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和对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基本要求 1、知识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师生按照课堂讲授与实地参观考察相结合,启发引导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来理解、掌握、研究旅游资源学理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旅游资源在旅游业中的重要作用与基础地位,理解和掌握各类旅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规划、开发与保护的原则、方法。 2、能力要求 (1)学生树立起可持续的旅游资源开发的意识。 (2)学生具备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管理的能力。 3、实训要求 在教学中,在课程讲授中,注重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内容在专业教学中与其他的联系 与本门课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课程是管理学原理、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学、旅游景观鉴赏等课程。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主教材:陈福义、范保宁主编的《中国旅游资源学》 中国旅游出版社 参考书: 杨桂华主编《旅游资源学》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丁季华主编《旅游资源学》上海三联书社1999年9月版 林正秋著《中国旅游与民俗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皱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 5、钱今昔主编《中国旅游景观欣赏》,黄山书社1993年版 6、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7、流方《旅游与宗教》,旅游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8、葛晓音《中国名胜与历史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9、谢凝高《中国名山》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0、周沙尘《中国的流泉飞瀑》青年出版社1987年版 (七)本大纲特点 本大纲根据职业类学生的特点,重点讲述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够用并在理论的指导下应用于实际生活,突出时代性和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教学目标:本章内容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对旅游资源学建立起比较综合的、基础的知识,使学生掌握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对象,了解其内容,正确认识旅游资源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教学内容 一、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对象 二、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内容 三、旅游资源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教学重点:旅游资源的三个基本点和旅游资源的吸引功能的掌握 教学难点:旅游资源的吸引功能的掌握 作业要求:识记旅游资源的三个基本点 第二章 中国旅游资源的分类(2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内涵,掌握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分类的原则、依据。 教学内容 一、旅游资源的含义及内涵 二、旅游资源的特点 三、旅游资源的类型 教学重点:掌握旅游资源的含义及内涵、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分类原则 教学难点:旅游资源的分类原则的掌握 作业要求:识记旅游资源的含义及内涵 第三章 中国地质旅游资源(2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对地质旅游资源的含义、形成原因及基本类型、地区分布有一个概括的认识。 教学内容 一、地质旅游资源的含义及成因 二、地质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分布 教学重点:掌握地质旅游资源的含义及成因和地质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分布 教学难点:地址旅游资源成因的掌握 作业要求:完成本章的案例分析 第四章 中国地貌旅游资源(2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认识地貌旅游资源的概念,掌握地貌旅游资源的成因特点、旅游功能、类型、分布等内容,并对我国一些著名风景区的地质地貌结构特点作进一步的了解。 教学内容 一、地貌旅游资源的含义及成因 二、地貌与旅游的关系 三、地貌旅游资源的特点及旅游功能 四、地貌旅游资源类型及地区分布 教学重点:掌握地貌与旅游的关系、地貌旅游资源的特点及旅游功能和观赏型山岳旅游资源的特征 教学难点:地貌与旅游的关系及旅游功能的掌握 作业要求:完成本章的案例分析 第五章 中国风景水体旅游资源(2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确水体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旅游景观中起着重要的构景作用。为此,学生通过本章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