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性能与测试课件-第五章材料的疲劳性能-2013new.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引 言
1998年6月3 日,一辆德国慕尼黑开往汉堡的
ICE1型高速列车,在埃舍德镇脱轨并以200公里时
速撞断一座立交桥后解体,造成101人死亡,88人
重伤,酿成世界高速铁路历史上最为惨重的事故。
经调查:事故因列车第一节车厢后部一个车轮
轮箍金属疲劳断裂引起,轮箍在断裂后变形成一根
弧形钢条,与钢轨产生剧烈摩擦,巨大的冲击力导
致第一节车厢后轮脱轨,并与车头脱钩。就这样,
一个并不起眼的轮箍夺走了上百条人命。
1 2
疲劳研究史
1945年,Miner提出线性累计损伤理论。
1850-1860,Wöhler先生用试验方法研究了
1960年,Manson-Coffin提出塑性应变与疲劳寿
车轴的断裂事故,提出了应力-寿命图(S-
N)和疲劳极限概念。 命的关系。
1961年,Paris提出了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概念。
1870-1890,Gerber研究了平均应力对寿命的
影响,Goodman提出了完整的平均应力影 1974年美国军方采用了损伤容损设计方法。
响理论。 目前,材料的疲劳研究方兴未艾,断裂力
1920,Griffith用能量法研究了含裂纹体的有 学、损伤力学和材料物理学结合,已从宏观、
关材料强度理论,初步奠定了事隔20年后 细观和微观领域对疲劳问题进行着广泛的研
由Irwin发展起来的断裂力学理论基础。 究。
3 4
疲劳破坏的形式 §目 录
在变动载荷下工件(如曲轴、连杆、齿轮、弹
§5.1 疲劳破坏的一般规律
簧、辊子、叶片及桥梁等),失效形式主要是疲劳
断裂。据统计,疲劳破坏在整个失效中约占80%。
§5.2 疲劳破坏的机理
机械疲劳—外加应力/应变波动造
成的。
§5.3 疲劳性能指标和测试
蠕变疲劳—循环载荷与高温联合
疲劳破坏 作用下的疲劳。 §5.4 影响疲劳断裂的因素
的形式
热机械疲劳—循环受载部件的温
度变动时材料的疲劳。 §5.5 热疲劳
腐蚀疲劳、接触疲劳、微动疲劳、
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