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五年制高職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发布:2017-03-19约1.14万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五年制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试行) 一、招生对象、学制与办学层次 (一)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生 (二)学制: 五年 (三)办学层次:专科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人才主要到工程建设第一线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和直接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达到使学生 “会施工、能管理、动手能力强”的培养目的。工程建设法律法规知识;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等专业技术知识;环境设备等相关专业技术知识了解环境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相关信息。具有具有具有具有正确识读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处理施工技术问题的能力;较强的施工现场组织管理的能力;具有一二个主要工种操作的技能;应用计算机进行专业工作的能力;具有借助工具书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具有。 4-1-2污染源与污染物的调查 4-1-3工程分析的技术原则和方法 4-1-4环境影响识别 4-2 环境影响评价 4-2-1水环境影响评价 4-2-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4-2-3声环境影响评价 4-2-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4-2-5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4-2-6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 5、工程测量 5-1测量放线 5-1-1具备工程测量基础知识 5-1-2工程测量仪器使用 5-2工程放样校对 5-2-1轴线放样校对 5-2-2标高放样校对 6、施工组织 6-1编制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6-1-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6-1-2审查施工组织设计 6-1-3组织施工生产 6-2施工现场管理 6-2-1劳动力资源管理 6-2-2材料管理 6-2-3机械管理 6-2-4环境管理 6-2-5组织协调 7、建设工程资料的收集与归档 7-1建设工程资料收集、整理 7-1-1往来合同、文件 7-1-2报验、验收资料、签证资料 7-2建设工程资料归档 7-2-1建设工程资料归档 8、工程价款的确定 8-1投标书编制 8-1-1技术标编制 8-1-2清单报价 8-2成本控制 8-2-1工程计量 8-2-2工程计价 8-2-3进度款支付申请编制 8-3施工结算编制 8-3-1工程竣工结算编制 9、主要工种操作 9-1化验分析工、净水工/污水化验监测工、泵站操作工、管道工等 9-1-1具备环境工程主要工种操作的基本知识 9-1-2 具备环境工程主要工种操作的实操技能 五、主要课程设置与介绍 (一)环境监测 总学时:108 学分:6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溶液的配制与标定,仪器分析,数据处理;环境标准,水和污水监测,大气和废气监测,噪声监测,放射性污染监测。学生通过学习,会运用玻璃器皿及分析仪器进行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并对监测数据正确处理,会识别水处理指示生物,会采样及对样品保存,会进行水、气、声常规污染物的分析与检测,会根据监测数据依据各类环境标准判断污染程度的能力。 (二)环境影响评价 总学时:102 学分:6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工作程序,环境标准体系,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水、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学生通过学习,会项目调查与工程分析,会水、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能进行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会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三)给水工程 总学时:102 学分:6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给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给水系统的流量和水压关系,地表水和地下水取水构筑物,输水和配水管网的布置与水力计算,给水处理构筑物的结构与原理,给水管网附件和附属构筑物。学生通过学习,能根据给水水源特点合理选择取水构筑物,能根据原水水质和水质处理要求合理选择净水工艺及相应的给水处理构筑物,在城市规划平面图上合理布置输配水管网并进行相关的水力计算。 (四)排水工程 总学时:164 学分:10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排水处理构筑物的结构与原理,排水管网及附属构筑物。学生通过学习,能根据污水的水质合理选择污水处理工艺及相应的污水处理构筑物,在城市规划平面图上合理布置排水管网并进行相关的水力计算。 (五)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总学时:84 学分:5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给水设备及给水管道计算,建筑内部排水系统、卫生器具及排水管道计算,居住小区给排水系统。学生通过学习,会选用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管材、附件和水表,会确定建筑内部给水方式,会选用建筑内部给水和排水设备并掌握其原理,会进行建筑内部给水和排水管道计算,会识读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纸,会安装给排水管道及其附件、设备。 (六)建筑工程基础 总学时:128 学分:8 1、识读和绘制施工图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工程制图基本知识,正投影原理,剖面与断面图,轴测投影,工程施工图识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