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特点-仪器信息网.PPT

发布:2017-08-04约1.08万字共7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概述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构 定量分析方法及方法评价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的干扰及抑制 在标准曲线的直线范围内,应用仪器上的标尺扩展或数字直读装置进行测量。 方法实质是标准曲线法,但标准曲线的绘制由仪器完成 。 3.4 原子吸收的干扰及抑制 四、背景干扰 背景干扰是指原子化过程中产生的光谱干扰。 1. 分子吸收与光散射 分子吸收:在原子化过程中生成的分子对辐射 的吸收。 光 散 射:原子化过程中产生的微小的固体颗粒 使光发生散射,造成透射光减弱,吸 收值增加,结果偏高。 3.4 原子吸收的干扰及抑制 2. 背景吸收校正方法 有仪器调零吸收法、邻近线校正背景法、连续光源(氘灯)校正背景法、塞曼(Zeeman)效应校正背景法等。 1)连续光源校正背景法 旋转斩光器交替使连续光源(氘灯)和共振线通过火焰进入检测器。 当共振线通过火焰时:吸光度是基态原子和背景吸收的总吸光度。 3.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构 三、分光系统 四、检测系统 检测器、放大器、对数变换器、读数显示装置。 主要由色散元件、凹面镜、狭缝组成。 棱镜、光栅(最常用) 作用:将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与邻近线分开。 3.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构 ( )3. 在原子化阶段时,常将管内氩气暂停,以提高分析的灵敏度。 ( )1. 火焰原子化法的原子化效率只有10%左右。 ( )2. 石墨炉原子法中,选择灰化温度的原则是:在保证被测元素不损失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高的灰化温度以减少灰化时间。 ( )4.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测定元素的灵敏度很大程度取决于 A.空心阴极灯 B. 原子化系统 C. 分光系统 D. 检测系统 B 3.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构 ( )5. AAS选择性好,是因为 A. 原子化效率高 B. 光源发出的特征辐射只能被特定的基态原子所吸收 C. 检测器灵敏度高 D. 原子蒸汽中基态原子数不受温度的影响 B ( )6.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与火焰法相比,优点是 A. 灵敏度高 B. 重现性好 C. 分析速度快 D. 背景吸收小 A 3.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构 ( )9. 火焰原子吸收法与无火焰原子吸收法相比,优点是 A. 干扰较少 B. 易达到较高的精密度 C. 检出限较低 D. 选择性较强 B ( )10. 氢化物发生原子化法主要用于测定As、Bi、Ge、Sn、Sb、Se、Te等元素,常用的还原剂是 A. NaBH4 B. Na2SO3 C. SnCl2 D. Zn A ( )11. 为了提高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灵敏度,原子化阶段测量信号时,保护气体的流度应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D. 为零 D 3.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构 ( )12. 石墨炉原子化过程中,干燥的温度应为 A. 50℃ B. 500℃ C. 3000℃ D. 稍高于溶剂的沸点 D ( )13. 现代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分光系统的组成主要是 A. 棱镜+凹面镜+狭缝 B.棱镜+透镜+狭缝 C. 光栅+凹面镜+狭缝 D.光栅+透镜+狭缝 C ( )1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是 A. 光源不同 B. 单色器不同 C. 检测器不同 D. 吸收池不同 AD 3.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构 ( )15. 石墨炉原子化法与火焰原子化法相比,其缺点是 A. 重现性差 B. 原子化效率低 C. 共存物质干扰大 D. 某些元素能形成耐高温的稳定化合物 AC ( )16. 下列元素可用氢化物原子化法进行测定的是 A. Al B. As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