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建构和谐校园.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以人为本 建构和谐校园
------学校管理经验材料
中心小学现有24个教学班,1549名学生,学校坚持”以德立学,以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本,建构和谐校园”的办学思路,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办学理念,以良好习惯的培养为主线,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活动为载体,以发展为目的,积极开展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实施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做到了人文关怀与制度管理相结合,提高质量与提高素养相结合,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在高考成绩各类指标连续多年居全县同类学校首位的基础上,2015年高考再创新高,本科二批以上文化课上线人数16人,美术舞蹈体育双上线28人,编导、播音主持专业双上线26人,累计本科二批以上上线70人,本科三批以上上线人数186人,稳居全市同类学校第一名。辉煌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切合实际的办学理念、精细化的严格管理和全体师生的辛勤努力。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1、实行教学民主
2、改善办学环境
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二、
一、建立一支和谐上进的教师队伍。
学校管理的根本问题是做好人的工作,也就是人本管理。在学校教师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因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因素,只有充分发挥教师潜能,弘扬教师的个性特长,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因此,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管理民主化,为教师工作打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建立起了一支具有战斗力、核心力、和谐的教师队伍。
⒈团结一致,互相理解是建立一支和谐教师队伍的基础。
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教师的工作既繁琐又辛苦。作为学校应以人为本,不可把教师是否完成工作任务作为终极目标,管理不是检查、督促、给教师增加压力,从而产生种种不良的心理体验。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要善于营造一个互相平等、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营造一个互相尊重的工作环境。学会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工作,尊重教师的需要。在工作之余多关心教师的家庭生活,尽可能地为教师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只有彼此尊重,互相信任,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有一种愉快心情工作,使学校工作持续健康有序开展。
几年的学校管理工作中,老师们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宽容、信任,关系和谐,相处融洽,凡事都知道为他人着想,当学校有困难时,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勇挑重担帮学校分忧。09—10学年开学初根据教师的专长,学校的工作需要(三至六年级共11个教学班,一个英语专业教师任三四年级英语,两个主任分别担任六年级两个大班48人的英语课),将五年级语数英三科的教学任务交给了张艳萍、李志虹、周云霞三位年轻教师,在找来三位老师倾谈时,三位老师的态度很明确:年轻人苦点累点没关系,对我们也是一次锻炼。就这样三位女教师在自己都有小孩(最大的三周多)要带的情况下,挑起了三门学科的教学任务,一学年中,她们从不因为工作重而说过什么;从不因为工作重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学年末的期末质量检测中三个班三科的总评成绩分别为全镇第二、三、四名,其中英语全镇总评第一,向学校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其实在我们胡小像三位老师这样不求索取、埋头奉献的老师有很多,而每一次老师们的勇挑重担都让我们意识到这个集体只有互相理解,团结一致,相互扶持,才能有所成就,有所提高。
⒉精诚合作是建立一支具有战斗力、核心力教师队伍的关健。
昨天的教育伴随我们的成长,今天的教育让我们相识、相知。当我们正在为教育而奉献时,胡各庄小学的36名教师已默默地拧成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虽然我们的工作也需要分工,但我们彼此在心灵深处早已汇集成一点。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胡各庄小学的发展越来越好,两年来在我校举行过各种大型活动:2008年9月全镇教学研讨会,2009年5月校本教研现场会,2009年11月教学评估,2010年6月全镇课改课研讨会,2010年11月5日实验班教研活动现场会,2010年11月18日名校创建现场会……两年中胡各庄小学分别迎来了镇兄弟学校、县级各兄弟学校、省评估组的领导老师们,我校青年教师张艳萍、张雪梅、霍威,老教师李桂英分别在这几次活动中作示范课,得到全体与会领导、专家、教师的好评。她们的教学经验、课堂艺术得到了推广,这让她们体会到了成功,更让胡各庄小学其余的教师感到满足。因为在她们的课里凝聚着全校教师的智慧与奉献,那一次次的集体备课、试上、点评与建议,为他们的成功奏响了和谐的乐章。俗话说得好:一出好戏不仅要前台的主角演得好,更要后台和谐、响亮的锣鼓声。这深深地道出精诚合作的必要性。而像这样齐心协力、精诚合作的事例,在我校举不胜举:2009年4月,省教育督导评估的前夕,我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仪器室配备了新的实验器材教具、图书室增添了大量图书,而且需要微机管理,大量的工作需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