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坚持以人为本 创建和谐校园
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师和谐发展
实践证明,和谐校园的创建与发展,教师是关键。我们要千 方百计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和实践以人为 本的教师观,在充分相信和尊重教师的基础上, 根据教师发展的 各种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相关措施,促进教师的成长。
一是学校要以教师发展为本。为教师的快速成长、价值的实 现搭建平台,使其“精神追求更高,内涵发展更快,形象塑造更 美,自我感觉更好”是学校进行教师业务培训的基本原则。 学校
要通过制定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围绕 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来吸引教师积极参与,为教师发展筑 路搭桥。要全面、发展、辨证地看待教师,公平调控差异。以尊 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为每个教师发挥智慧和 才能创造机会。要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要创设 民主科学、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要支持教师学历进修和培训。 通过这样的努力,为教师创造乐业的空间、发展的空间、创新的 空间。
二是要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地评价教师。对教师的评价 既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又关系到群体的和谐与发展,因此必 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评价观, 尽量彰显教师的自身优势, 褒奖教师 的长处,用科学的激励和评价机制,焕发教师的热情,昂扬教师 的斗志,增强努力的信念,坚定成功的决心。同时要大力培植群 体精神和群体意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帮助教师牢固树立 敬业、爱业、乐业的思想。要通过“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 活动,使教师搞好自我评价和反思, 最大限度地化解工作中的各 种矛盾,以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三是要知人善任,发挥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是创建和谐校园的一大法宝。 从客观上讲,教师间存 在着一定的差异,自有伯仲之分。作为学校领导能否知人善用, 扬长避短,合理配置,是发挥每位教师作用的关键。所以,要善 于分析,科学协调,发挥“尺有所长”的功效,挖掘教师的潜能, 使每位教师在实现价值的前提下,愉悦身心,充分发挥才能。
四是体察教师需求,发挥“甘霖”效应。力求做到“一个关 心,两个尊重”即关心教师的疾苦,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 的劳动成果,以亲情换友情,以真心换真情。教师为社会、为学 校、为学生服务的同时,也有各种物质的、精神的、心理的、家 庭的、社会的需要,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所以,作为学校和领导 就要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予以满足。 当满足教师某一需求时,必将赢得相应的感动和信赖,而这种
“久旱逢甘霖”的满足必将焕发教师更高的工作热情, 从而增强
学校的凝聚力和教师的幸福感。
二、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创建和谐校园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教育的 发展和观念的更新,人们逐步形成了全新的、科学的学生观,即 学生是发展的人、个性的人、将会成才的人。在这一学生观的指 导下,要充分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根据其不同 特点和差异,让他们获得平等、和谐、自主、充分的发展,从而 为他们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是以学生为本,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学生是权利 的主体,又是责任的主体,学校和老师既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这是 建立平等、民主、道德、合法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学生自主创 新发展的前提。为此,必须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师道尊严”的师 生关系,“蹲下去与学生平等交流,走过去替学生排忧解难,站 起来为学生指路导航”。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 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以学生为本,教师用“真爱”对待每一位学生。 高尔基 说过:“你爱孩子,孩子就爱你,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 育好孩子。”可以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 教师的整体素质中,师爱比知识更重要。有浓浓的师爱,才能沟 通师生感情,才能架起彼此信任和理解的桥梁。在现实生活中, 有的教师虽然也对学生付出了爱,但这“爱”有时使学生很痛 苦,甚至受到束缚与禁锢。有的教师打着“严师出高徒”的旗号, 对学生百般训斥;有的教师打着“为学生前途着想”的旗号, 对
学生唯分数至上,搞题海战术……这些都不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必将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压抑学生的个性,摧残学生的特长, 泯灭学生的童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爱”,不是“真爱”。 因此,在创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教师要提升、优化自己的情感, 要能善待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并用饱满健康的情感去 感染、教育、激励学生。要能用热情化解师生之间的摩擦与矛盾; 要能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人格,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三是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 使每个学生都 能得到长足发展。由于遗传基因、社会环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