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太仓市2013-20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苏省太仓市2013-20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作答时,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座位号、考试证号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并将答案答在规定的答题纸范围内,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答题时使用0 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选择题(每个题目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邗沟 D.通济渠
2.杜甫在《忆昔》这首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他描写的是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时期的繁荣景象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4.右图为唐三彩胡人执犁陶俑。从中可以了解的信息包括
①唐代农业工具 ②唐代的艺术 ③唐代的制瓷业 ④唐代的商业繁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调笑令》对某个生产工具描述道:“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此工具是
A.水排 B.风车 C.筒车 D.曲辕犁
6.“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这是人们对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石拱桥的赞美。关于此桥的设计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A.鲁班——隋朝 B.李春——隋朝
C.李冰——唐朝 D.李春——唐朝
7.下列有关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8.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说明
A.苏州、湖州已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
B.苏州、湖州生产的粮食可以满足全国人民的需求
C.苏州、湖州已经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
D.苏州、湖州生产的水稻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9.小周同学暑假在北京参观了“中国古代货币展”,发现展台中有
一张图片如右图,请问这种货币最早出现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
A.北宋 临安 B.北宋 四川
C.南宋 临安 D.南宋 四川
10.近年来以达赖为首的少数藏独分子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下企图策划西藏独立;西藏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始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西汉
11.右图反映的现象是
A.元朝实现了国家统一
B.元朝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C.元朝时民族的融合
D.说明元朝形成了新的民族
12.英国作家培根评价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作用时说道:“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他说的“第一种”是
A.造船技术 B.印刷术
C.火药的发明 D.司南的使用
13.“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司马光后来称“臣之精力,尽于此书”;“此书”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宋书》 D.《宋史》
14.促使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明初经济兴盛
B.农业、手工业发展迅速,水平超过前代
C.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
D.苏州丝织业发达,许多机户拥有大量资金和织机
15.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明朝宰相制度的终结》、《锦衣卫特务机构研究》、《“八股取士”制度考》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选择的论文题目应该是
A.略谈明朝的君主专制 B.叙说明朝的对外交往
C.简论“闭关锁国”政策 D.浅论明朝的文化政策
16.下列关于清朝前期疆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西北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北岸
B.东北到外兴安岭以北(库页岛除外)
C.北至西伯利亚
D.南包南沙群岛
17.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
智慧的结晶。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明
长城(如右图)蜿蜒6000余千米,她的东西起
止点(图中A、B的两个位置)分别是
A.嘉峪关 鸭绿江 B.鸭绿江 嘉峪关
C.嘉峪关 山海关 D.山海关 嘉峪关
18.秦始皇“焚书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