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太仓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质量监测历史卷(含答案).pdf
江苏省太仓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质量监测历史卷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认为“有雄才大略,过人之
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据此可知,隋文帝最的大作为是
A.加强中央集权B.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C.结束分裂实现统一D.开通了大运河
2.隋唐时期,“庶族希望靠科举制而发家,士族希望靠科举制而保持地位。如果庶族没能科
举中第,家族就会继续贫困;如果士族没能科举中第,家族就会没落。”由此可见,科举制
A.加强了君主专制B.阻止了世家子弟的入仕
C.促进了教育发展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3.“这一运河网络,使隋帝国能以南方的粮食和其他物资供养洛阳,并且给北方边境提供战
略后勤保障。”材料意在强调,运河网络
A.提高了行政效率B.加重了百姓徭役负担
C.促进了民族融合D.有利于巩固隋朝统治
4.隋炀帝认为洛阳地处中原,河运便利,可以解决粮食、物资供应的困难,且其地理位置
适中,可以照顾全局。隋炀帝遂于605年下诏营建东都洛阳,其主要目的是
A.炫耀王朝国力B.巩固政治统治C.推动交通发展D.减轻民众负担
5.它“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
一管辖,……直到今天仍发挥重要作用。”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段颁奖词评价的是
A.灵渠B.都江堰C.淝水D.大运河
6.“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材料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
期
A.文化发展B.经济繁荣C.社会安定D.风气开放
7.《隋书·裴矩传》载:“帝令都下大戏。征四方奇技异艺,陈于端门街,衣锦绮,珥金翠
者,以十数万。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列酒食,遣掌蕃率蛮夷与民贸易。蛮夷嗟叹,谓
中国为神仙。”这反映出隋朝
A.繁荣开放的时代风貌B.重农抑商有所松动
C.悠闲雅致的市井生活D.民族关系和谐稳定
8.绘画和雕塑作品不仅能展示艺术之美,也能真实而细致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右侧两
幅作品共同反映了
《弈棋仕女图》(局部)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
A.多样的杂剧艺术B.丰富的医药宝库
C.开放的社会风气D.成熟的舞蹈技艺
9.7—9世纪,日本朝廷多次向唐朝派遣使团,并指派专门的官员担任团长。在唐期间,遣
唐使们学习了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风俗习惯等,并将它们带回日本。日本此
举
A.体现对中华文明的认同B.消除了中日交流的障碍
C.提高了幕府统治的权威D.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10.“时间的车轮又轧出了同样的辙痕,这个朝代与秦朝是那么惊人的相似。一样的气吞万
里如虎;一样的千古江山、尽归一姓;一样的雄才伟略、创制颇多;一样的残暴、好大喜功;
一样的二世而亡。”这个朝代是
A.汉朝B.隋朝C.唐朝D.宋朝
11.隋朝最盛时,全国人口约有四千六百万。608年正月,隋炀帝征发河北百余万人开永济
渠,男丁不足,妇女也被征发;同年七月,又征发二十余万人修筑长城。611年,隋朝出现
“耕稼失时,田畴多荒”的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经济发展B.妇女地位上升C.人民安居乐业D.生产力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