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五章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的形成、本质及历史进程).doc

发布:2017-02-06约16.44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五章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的形成、本质及历史进程)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生产过程包括的环节是( B ) A、购买、生产和销售 B、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C、循环、周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 D、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B) 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 B、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C、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 D、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对立 3、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提高了,而从价值量考察则(C) A、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提高 B、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提高 C、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不变 D、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不变 4、马克思说:“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表明( B ) A、只要物有使用价值也就有价值 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可分离的 D、价值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5、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 C ) 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 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 C、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D、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 6、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 C) A、随着生产耗费而逐渐消失 B、能够发生价值增殖 C、借助具体劳动转移到产品中去 D、借助抽象劳动而再生产出来 7、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D ) A、降低劳动力价值 B、追逐绝对剩余价值 C、追逐相对剩余价值 D、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8、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C )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 9、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 ) 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采取了支付的形式 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10、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 A )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B、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 C、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 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 11、资本周转的时间包括;( A ) A、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 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C、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 D、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 12、资本的周转速度( D ) A、同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B、同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C、同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D、同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13、资本主义机器制造厂生产出来的机器是该厂的( D ) A、固定资本 B、流动资本 C、生产资本 D、商品资本 14、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生产过程中( C ) A、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物质存在形态不同 C、价值转移方式不同 D、在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15、加快资本周转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根本原因是( B ) A、预付可变资本增加了 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C、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D、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了 16、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D ) A、社会资本的周转速度问题 B、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问题 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17、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是因为抹杀了( A )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区别 D、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 18、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将剩余价值看作是由于将剩余价值看作是( C ) A、不变资本的产物 B、所费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资本家“监督劳动”的产物 19、反映预付资本增殖程度的概念是( D ) A、劳动生产率 B、剩余价值率 C、年剩余价值率 D、利润率 20、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了( D ) A、商品的社会价值 B、商品的市场价格 C、超额剩余价值 D、平均利润率 21、部门之间竞争的手段是( C ) A、改进技术 B、价格竞争 C、资本转移 D、降低成本 22、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为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 B ) A、价值波动 B、生产价格波动 C、生产成本波动 D、垄断价格波动 23、资本主义银行利润应( D ) A、高于平均利润 B、低于平均利润 C、相当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