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福建省厦门市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必修2试卷
注意:试卷由A卷(100分)和B卷(满分50分)组成,考试时间100分钟。
A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我国“农用动力革命”的是指
2.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灌溉工具的是
A.戽斗 B.高转筒车 C.水排 D.立井水车
3.中国封建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A.农户缴纳的赋税 B.周边少数民族的贡献
C.向商人、手工业者征收的税收 D.名目繁多的徭役、杂役
4.汉武帝时,将当时最有利可图的行业由政府垄断经营,这种行业有
①煮盐 ②铸钱 ③丝织 ④冶铁 ⑤炼铜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5.明代纺织业出现的新现象是
A.出现了自由劳动力市场 B.商业大都会的出现
C.技艺水平高超 D.引进外国先进的机器设备
6.陆游诗句“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映了宋代的“草市”
A.政府加强对草市的管理 B.具有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C.草市经营时间较长 D.草市成为旅游胜地
7.“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描绘的清代商业都会是
A.苏州 B.盛泽镇 C.景德镇 D.汉口
8.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的准确含义是
A.禁止国人赴海外经商,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B.禁绝中国与外国的贸易往来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土
9.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主要指
A.中国逐步沦为外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B.家庭手工业与个体农业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D.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10.1873年,自海外归国的广东商人陈启源在南海创办了
A.发昌机器厂 B.大生纱厂 C.保兴面粉厂 D.继昌隆缫丝厂
11.考中状元却毅然挂冠从商,终生倡导“实业救国”并成为一代工商巨擘的是
A.周学熙 B.荣宗敬 C.张謇 D.方举赞
12.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国家政权与国内外敌对势力之间的矛盾
C.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
D.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13.图l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
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14.下列不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
A.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B.决定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D.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5.20世纪90年代,成为中国对外开放进一步发展的重大标志是
A.开辟长江三角洲等为经济开放区 B.设立深圳等五城市为经济特区
C.开放海南全岛为经济特区 D.开发开放浦东
16.20世纪50年代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代步工具的是
17.“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郑和下西洋 C.丝绸之路开通 D.经济全球化趋势
18.在编写纽约城市发展史时,最初建设该城(当时称为新阿姆斯特丹)的国家是
A.荷兰 B.西班牙 C.葡萄牙 D.英国
19.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条件不应该包括
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和市场条件
B.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并扩大了国内市场
C.手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D.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更多的劳动力由农业生产转入工业生产
20.下列哪件史实不能说明世界市场的形成
A.日本的“开国” B.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C.英国取得“七年战争”的胜利 D.中国的“门户开放”
21.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行业不包括
A.化学工业 B.石油工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