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动物生物学:10软体动物门-真体腔不分节的动物.pdf

发布:2020-10-31约2.13万字共9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节软体动物门(Mol1usca ) ——真体腔不分节的动物 进化地位 体制和分部 不发达真体腔 生物学特征 消化系统 结构与功能 呼吸器官 循环系统 主要类群 排泄器官 神经系统 系统发生 生殖系统和发育 与人类关系 无板纲、单板纲、 多板纲、腹足纲、 瓣鳃纲、头足纲、 掘足纲 1. 软体动物门-进化地位 真体腔、后肾管、个体发育中有担轮幼虫等特征。 与环节动物的代表性特征相同。 因大多数的软体动物有贝壳,故又称“贝类”。 有人认为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都是由扁形节动物演化 而来的,软体动物朝着不很活动的生活方式分化。 有人认为软体动物是由环节动物演化而来的,是朝着 不很活动的生活方式较早分化出来的一支。 也有人认为环节动物是由软体动物演化而来的,因为 不分节。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分节、灵活 不分节、贝壳保护 活动 不太活动 扁形动物 不分节、活动 2. 软体动物门-生物学特征 身体两侧对称,具有3个胚层和真体腔; 身体分为头、足和内脏团3个部分, 内脏团外包外套膜, 通常有外套膜分泌的石灰质的贝壳; 真体腔不发达,仅围心腔、生殖腺和排泄器官内腔。 排泄系统后肾型, 出现了循环系统、呼吸器官; 间接发育的软体动物具有担轮幼虫期。 3. 软体动物门-结构与功能 3.1 体制和分部 3.2 不发达真体腔 3.3 消化系统 3.4 呼吸器官 3.5 循环系统 3.6 排泄器官 3.7 神经系统 3.8 生殖系统和发育 3.1 体制和分部 身体柔软,软体部分为头部、足部和内脏团。 背侧皮肤褶襞向下延伸成为外套膜, 由外套膜分泌形成石灰质贝壳,覆盖在身体最外面。 头部 足部 内脏团 外套膜 贝壳 软体动物-分部、齿舌结构图(N.Campbell ,1995 ) 3.1.1 体制 软体动物体制为左 瓣鳃纲 腹足纲 右对称, 但腹足纲动物在发 育过程中发生扭转 而变得不对称。 祖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