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3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ppt

发布:2018-02-10约6.81千字共5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1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 其典型模式是:选择课题——制定研究计划——资料收集和整理——实地考察——分析研究——成果总结。 ■ 一、确定研究课题 人文地理学研究课题的类型多种多样。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可以分为应用性课题、理论性课题、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综合性课题三类。 ■ 应用性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地方实际的社会经济问题,为实践提供指导; ■ 理论性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发展学科理论,包括对已有理论的检验、批判或发展,也包括对理论的概括和创新。 ■根据课题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分为: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预测性研究和对策性研究。 ■其中描述性研究是科研工作的基础,具体描述所研究对象是“怎样的”,解释性研究要求回答“为什么这样”,预测性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对研究事物“未来是怎样的”做出判断,对策性研究主要目标是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案。 ■ 二、制定研究计划 一般来说,个人进行的论文型课题,在计划方案中包括三项内容:研究步骤、资料调查大纳、论文内容分析。 ■ 三、收集、整理资料 凡是与研究项目有关,都要尽力收集起来,要有辨别真伪的能力,同时又不能只搜集一方面的东西或只是听取“一面之词”。在我们收集和积累材料的时候,及时对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典型性、充足性和可比性。 ■ 四、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 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严格来讲,也是一种资料收集工作。通过实地考察,可以加深对间接资料的认识,获得生动的直观印象。 ■ 五、分析研究 这个阶段是整个研究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所在,通常包括资料、数据分析理论解释和假设检验,提出观点与结论等过程。 ■ 科学研究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过程,需要有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在研究过程中往往要采取多种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研究对象的大量感性材料,只是对事物的现象认识,而本质隐藏在现象背后,不能为人们直接感知。为了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并找出其内部规律。 ■ 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研究对象的本质。规律的认识,即形成科学理论。 ■ 六、研究总结,成果评审 第2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而人地关系的内容十分复杂,包罗万象。在研究方法上表现为自然科学方法论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交会(图3-1)。 ■ 一、经验主义方法论 ■ 大多数学科都起源于经验主义者的实践,地理学者们一直就在寻找关于地球表面更多有用的知识,地理学就是对地球的描述。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内容的庞杂使地理学带有强烈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往往局限于对复杂现象的定性描述,建立起了半科学、半文学的知识体系。 ■归纳法 是经验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途径是通过调查,收集各地区的基础资料,进行整理、归纳,采用地理学的研究思路进行表述,进而解释地区差异,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解释途径见图3-2。 ■ 经验主义方法的特征,一方面观察是其重点,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价,得出结论。另一方面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人文地理学家常常从观察人文地理现象的某个方面开始,通过分析研究资料,以求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式。 ■ 由于归纳主义从个别推论一般,从已知推论未知,从过去推论未来,从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上看,它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把一个个有关的肯定的和否定的经验事实都收集起来,很难提出假设,发展理论。 ■ 二、实证主义方法论 ■ 当代科学哲学中,第一个比较完备的形态或学派,叫逻辑实证主义。 ■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的两大支柱是观察和逻辑,对任何事物合乎科学的理解必须有意义并且同实际观察相符,两者缺一不可。 ■ 实证主义方法论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反映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地理学的计量与理论革命。一方面,与地理学相近的一些学科的渗透,如产生于经济学界的区位论引入了人文地理学,一些非地理学者尝试用新方法应用到地理问题的解释上。 ■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谋求地理学的科学化与定量化的观点和行动在欧美地理学界扩展开来。最早是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加里森领导的小组首开数量研究之风。60年代,计量地理研究的潮流传遍西方地理学界。 ■ 由于使用数学方法来处理的问题,经常是具有空间分布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基本要素容易抽象建立数学模式,这就导致计量与理论运动的倡导者们把大量精力投入空间分布的研究上。把研究重点从原先的区域方面转到空间分析和空间联系上,并寻求空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 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引入,使人文地理学较传统人文地理学有了许多革命性变化: ■ 首先,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