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pdf

发布:2017-05-04约2.11万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第一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 公有制经济 3. 非公有制经济 第二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 1. 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2. 公平与效率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 第一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 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与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根本不同的,区别在于公有制 经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中是否占据主体地位。现阶段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社会主义公 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条件下的并存,而过渡时期是以私有制经济占绝对优 势条件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私有制经济处于被改造条件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是:(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 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本质上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 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是国家对社会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只有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2)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是多层 次、不平衡的,要求有多种所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只有根据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 实行多种不同的所有制,使所有制结构与生产力结构相适应,才能发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 促进作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本身的发展是不完善、不成熟的,它不能解决 社会经济发展的所有问题。这也要求我们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3)一切符合 “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 家的综合国力和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 经济发展服务。 二、公有制经济 1.公有制经济的涵义和多种实现形式 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涵义。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 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不同形式,只是公有化范围不同, 不存在高级形式和低级形式之分。无论是国有和集体所有制,还是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 \ 成分和集体成分,都是公有制经济,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多样化。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概念。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关系,它包括人们对生 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各方面的经济关系。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这些经济关系 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指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 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可以采取 独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租赁或承包经营 等方式。随着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改革的深化,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一定会更加多样化。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强化产权 约束,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 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种主要形式,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这一形式有利于所 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 以用。我们应该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 律的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股份制不存在姓 “社”姓 “资”的问题,其性质如何 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由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制经 济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企业可以独立地运用和 经营所有者投资形成的资本,有利于实行政企分开和所有权与经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