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东省枣庄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部分试题(教师版).doc

发布:2016-11-01约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山东省枣庄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部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0分) 1.2.3.4.5. 这说明了 A.没有民主党派的参与就不能建立新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6. A.“联合国力推全球货币新体系” B.C.D.7.下表是1956—1964年我国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表,判断下列说法的是?? A.年工业是?B.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 ?C.“八字方针”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 ?D.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8.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的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这体现出 A.当事人的陈述容易主观色彩B.甄别、辨伪C.清政府方面的解释更接近历史真相 D.影响历史真实9.农牧兼营、以牧为主地租货币需要充足的劳动力人口从土地中游离出来12亿亩养活了比欧洲的人口亿亩 (1)据表格内容比较分析古代的中西农耕文明。(8分) 工业文明崛起 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从哥伦布横越大西洋,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航行到印度西部海岸,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进程,欧洲的统治也迅速地扩大到全球……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崛起,都发生在这些世纪里……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10.陈旭麓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思考11.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1)(分) (2)12.(1分)【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严复《论世变之亟》 ——陈独秀《一九一六年》 (1)据材料一概括严复的主张。(不得照抄原文)(分) (2)指出材料二所述主张并予以评价。(分) 13. 材料二 日本因为战争订货而迅速繁荣,中国因为战争而失去了统一的最佳时机,朝鲜因为战争而牺牲无数且至今分离对峙,美军因为战争而重返朝鲜,苏联因为战争而成功地把中国诱入与西方决裂的道路。 ——摘自《中俄秘档里的朝鲜战争》 (1)依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美苏等大国在德国问题上的主要行为并归纳其历史原因。(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朝鲜战争的结束对东亚政治局势的主要影响。(7分) 山东省枣庄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B??????3.B??????4.C??????5.D??????6.A??????7.D??????8.A?????? 二、非选择题 9.(1)都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推动了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古代中国:农耕文明发达,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比较高;把人口和土地牢固地结合起来,农耕经济长期比较稳定,但不利于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 古代欧洲:欧洲的农业状况更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 (2)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欧洲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代议制;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大发展,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促进人们思想解放。(3)观点: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吸收与融合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对外来文化的主动学习和借鉴,促进了不同文化可以多元共存、和平共处。(4分) 史实:中国近代的“西学东渐”的有关史实,学习了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3分)西方启蒙思想家,如康德、伏尔泰借鉴了儒家的思想文化。(2分) 10.(1)近代经济工业化发展的要素在当时有了较快的发展,如市场、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原料、交通等。(3分)相对稳定的国内形势。(1分)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1分) (2)评分标准: ?? 一等(6~5分) ?? 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 ?? 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 ?? 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 ? 二等(4~3分) ?? 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 ?? 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 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2~0分) 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 ②未引用史实; 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11.(1)学习汉族典章制度:官制改行汉制;学习汉族生活方式: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通婚。(4分) (2)结束分裂局面,推进民族融合;为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与气魄;推动经济发展与交流;极大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贡献;为后世繁盛奠定基础。(6分,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 12.(1)主张:中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