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2016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6 第2课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课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光学
考点一 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
考点二 机械波的传播与图象
1.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振动方向判断:
(1)若已知某时刻A点振动方向向上,则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
(2)若已知波向x轴正方向传播,则该时刻B点向上振动.
2.由t时刻的波形确定t+Δt时刻的波形:
(1)波向右传播Δt=的时间和向左传播Δt=的时间波形相同.
(2)若ΔtT,可以采取“舍整取零头”的办法.
3.波速公式:振源经过一个周期T完成一次全振动,波恰好向前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以有v==λf.
4.波的图象特点:
(1)质点振动nT(波传播nλ)时,波形不变.
(2)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当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nλ时(n=1,2,3,…),它们的振动步调总相同;当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2n+1)(n=0,1,2,3,…)时,它们的振动步调总相反.
(3)波源质点的起振方向决定了它后面的质点的起振方向,各质点的起振方向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考点三 折射定律及折射率的应用
1.对折射率的理解:
(1)公式理解:公式n=中,不论是光从真空射入介质,还是从介质射入真空,θ1总是真空中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θ2总是介质中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
(2)折射率大小不仅反映了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也反映了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大小v=.
2.本质理解.
(1)折射率由介质本身性质决定,与入射角的大小无关.
(2)折射率与介质的密度没有关系,光密介质不是指密度大的介质,光疏介质不是指密度小的介质.
3.特性理解.
(1)折射率的大小不仅与介质本身有关,还与光的频率有关.同一种介质中,频率越大的色光折射率越大,传播速度越小.
(2)同一种色光,在不同介质中虽然波速、波长不同,但频率相同.
4.应用光的折射定律解题的一般思路:
(1)根据入射角、折射角及反射角之间的关系,作出比较完整的光路图.
(2)充分利用光路图中的几何关系,确定各角之间的联系,根据折射定律求解相关的物理量:折射角、折射率等.
(3)注意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考点四 单缝衍射与双缝干涉的比较
课时过关
一、单项选择题
1.(2014·东城区模拟)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以点O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振子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t=0.8 s时,振子的速度方向向左
B.t=0.2 s时,振子在O点右侧6 cm处
C.t=0.4 s和t=1.2 s时,振子的加速度完全相同
D.t=0.4 s到t=0.8 s的时间内,振子的速度逐渐减小
解析:从t=0.8 s起,再过一段微小时间,振子的位移为负值,因为取向右为正方向,故t=0.8 s时,速度方向向左,A对;由图象得振子的位移x=12sin t(cm),故t=0.2 s时,x=6 cm,故B错;t=0.4 s和t=1.2 s时,振子的位移方向相反,由a=-,知加速度方向相反,C错;t=0.4 s到t=0.8 s的时间内,振子的位移逐渐变小,故振子逐渐靠近平衡位置,其速度逐渐变大,故D错.
2.(2015·四川高考)平静湖面传播着一列水面波(横波),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3 m的甲、乙两小木块随波上下运动,测得两个小木块每分钟都上下30次,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这列水面波(C)
A.频率是30 Hz B.波长是3 m
C.波速是1 m/s D.周期是0.1 s
解析:木块的上下运动反映了所在位置水面质点的振动情况,即波传播方向上的质点每分钟完成30次全振动,因此其周期为:T= s=2 s,故选项D错误;频率为:f==0.5 Hz,故选项A错误;又因为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所以sAB=λ,解得波长为:λ==2 m,故选项B错误;根据波长、波速、周期间关系可知,这列水面波的波速为:v== m/s=1 m/s,故选项C正确.
3.(2015·福建高考)简谐横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v.若某时刻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位于平衡位置的两质点a、b相距为s,a、b之间只存在一个波谷,则从该时刻起,下列四副波形中质点a最早到达波谷的是(D)
解析:由图A知,波长λ=2s,周期T=,由图知质点a向上振动,经第一次到达波谷,用时t1=T=,B图对应波长λ=s,周期T=,由图知质点a向下振动,经第一次到达波谷,用时t2=T=,C图对应波长λ=s,周期T=,由图知质点a向上振动,经第一次到达波谷,用时t3=T=,D图对应波长λ=,由图知质点a向下振动,经第一次到达波谷,用时t4=T=,所以D正确.
4.(2015·北京高考)周期为2.0 s的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该波在某时刻的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