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电视机原理第七章中频信号与伴音信号处理电路全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中频信号与伴音信号处理电路 7.1 中频信号处理电路 7.1.1 性能要求: 1. 具有足够大增益 电视机整机总增益主要由中频放大器提供, 并根据电视机整机灵敏度和显像管对调制电压的要求来确定各部分的增益。 2. 中频通道频率特性要求 7.1.2 中频滤波与中频放大电路 一、 中频滤波电路 作用:衰减伴音中频、邻近低频道的伴音中频及邻近高频道的图像中频, 抑制这些干扰。 1. LC串联及桥式T型陷波器 2. 声表面波滤波器(SAWF) 声表面波是沿着弹性固体表面传播的机械波,传播速度比电磁波小十万倍,波长很短,利用它可在物质表面附近集中形变能量,利用压电材料可以完成能量转换。 弹性声表面波器件,适用于高频和超高频(5M~1.5GHZ)常用作带通滤波器。 特点:小型化,可靠性高,稳定性好,不用调整。 (2) SAWF的选频特性 SAWF的选频特性, 由两个叉指换能器本身所具有的机械谐振频率fA、fB决定, 而fA、 fB又由叉指电极的几何尺寸(指条宽度、 指条间距离、 两电极指条重叠长度等)决定。 当外加信源频率等于A叉指机械谐振频率fA时, 所激发产生的超声波幅度最强, 信源频率距机械谐振频率越远, 激发的波幅越弱。 SAWF总的幅频响应特性取决于叉指A与B的幅频特性之乘积。 改变叉指几何形状, 可控制SAWF的中心频率、频带宽度及幅频特性的形状等, 故可根据需要设计成各种滤波器。 (3) SAWF应用原理电路(带通滤波器) 3. 陶瓷滤波器(CF) CF利用陶瓷压电效应, 当陶瓷片(振子)的固有频率与外加信源频率一致时, 与LC串联谐振相似的特性。 集中选择性滤波器, 工作频率较低, 在电视机中常用作6.5MHz伴音陷波器等。 常用的二端陶瓷滤波器和分割电极三端陶瓷滤波器 陶瓷片本身的自然频率 C0为陶瓷滤波器两极间等效电容(装配电容), C0与陶瓷片构成并联谐振电路, 并联谐振频率 (2) 分割电极三端陶瓷滤波器 输入与输出间的传输方式被等效成变压器Tr, 其变压比n决定于输出和输入电极面积之比, 因此有 若C01=C02, 则n≈1, 可做成输入与输出对称的滤波器。 三端陶瓷滤波器(CF)的品质因数可高达数百, 其选择性比LC回路好。 二、 中频放大器 要求: 具有足够大的增益, 并要求增益可自动控制 具有足够宽的通频带 适应于残留边带传输方式的增益—频率特性。 中频放大器需要由3~4级组成 常用的形式有分立中频放大器和集成中放电路。 1. 分立中频放大器 (1) 分立中放单元电路 基本单元电路:单调谐放大器、RC耦合宽带放大器、低Q值宽带放大器、双调谐放大器。 (2) 中频放大器的组合及增益特性 7.1.3 视频检波与输出(预视放)电路 作用: 从中频放大器输出的图像中频调幅波中取出视频调制信号, 即视频全电视信号, 送往图像通道 使图像中频(38 MHz)和伴音中频(31.5MHz)经过检波后, 产生6.5MHz的第二伴音中频调频信号, 并送往伴音通道 输出反映视频图像信号强度的直流信号电压(AGC), 自动控制中放和高放的增益及输出同步分离信号。 一、 二极管包络检波器(黑白电视机采用) 二、 同步检波器(彩色和集成黑白电视机采用) 特点: (1)良好的线性检波特性,输入电平几十mV可保证无非线性失真,谐波分量少,对高放中放的反馈干扰小。 (2)增益比较高(20dB以上),检波输出2~3V,可以降低中放增益,中放电路简化,稳定性提高; (3)自动增益控制范围宽,40dB以上; (4)乘法检波减小了伴音和图像以及差拍信号对图像的干扰。 u2=U’2cos [ωSIt+φFM (t)](包含伴音调频信号), u2与u1相乘后检波输出为 u’0= U1 U‘2 cos[(ωPI-ωSI)t-φFM)] + KU1U’2cos[(ωPI+ωSI)t+φFM] 7.1.4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 一、作用:AGC根据检波器输出电平的变化,自动调节高放中放的工作状态,使检波器输出信号保持稳定。 要求: 控制范围要宽 :中放AGC40dB,高放20dB。 控制性能稳定:对前后级以及通道的频率特性影响小。 控制速度应适当,能跟上输入信号电平的变化。 具有延迟控制特性:AGC起控后,先起控中放,当中放AGC控制深度达30~40dB后,高放AGC起控,避免输出信噪比降低。 2. AGC控制方式 减小放大器增益通过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