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题系列之《湖心亭看雪》(附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题系列之《湖心亭看雪》(附答案)
阅读古文《湖心亭看雪》,回答问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解:本文选自《 HYPERLINK /s?q=%E9%99%B6%E5%BA%B5%E6%A2%A6%E5%BF%86ie=utf-8src=wenda_link \t _blank 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原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时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问题:
解释红色的字词。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 )( )( )
上下一白。( )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
拥毳衣炉火,。( )
翻译句子。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赏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妙处。
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
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色?表现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作者为什么以舟子的话结束?
附答案:
解释红色的字词。
这 完了,结束 撑,划②全 ③哪能 还④痛快 酒杯⑤鸟兽的细毛
2.翻译句子。
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全白了。
湖心湖上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人罢了。
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比相公您更痴的人!”
3.“独”字展示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4.这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5.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自然,不事雕琢。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点明文章主旨,表达作者孤傲自赏的情感,反映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
附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居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这一天初更以后(大约八点以后),我撑着一只小船,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全白了。湖心湖上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人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便拉着我一同喝酒。我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比相公您更痴的人!”
显示全部